读《悲惨世界》别悲惨了雨果

潍坊晚报 2019-08-25 10:27 大字

□黑水波

我年轻时最喜欢的名著是《悲惨世界》。我钟爱情节离奇的小说、含蓄别致的诗歌,而《悲惨世界》恰能满足这两点需求。26年前,我花了6个昼夜的时间,陶醉于《悲惨世界》,废寝忘食。

那世界虽然悲惨,却盛满了雨果诗人的气质、演说家的风姿、戏剧家的激情,更兼思想家的胸襟、学者的渊博。感人肺腑,荡人魂魄。

“晚上一片漆黑,只有一个地方有阳光——那就是月亮。”开头就令人印象深刻,我至今念念不忘。“卜吕梅街的儿女情和圣德尼街的英雄血。”既有言情韵味,又具武侠色彩的是这个标题。芳汀的工作没着落,孩子没钱养,卖了头发和牙齿,还要受奚落,脖领子里被撒上雪。自忖最悲惨的是这段故事。小说的开头,冉阿让这个连狗都拒之门外的苦役犯,却被卞福汝主教收留,实在是世上对比手法用到极致的人物设定……

既有“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战争场景,又有“间关莺语花底滑”的儿女情长;既有曲折的情节,又有思想的深度。现在的战争片,习惯于在炮火连天的全景镜头后,来几段英雄含笑或儿女泪沾巾,不晓得此手法师出何门,只觉得跟《悲惨世界》中的许多情节很相像,尤其是描写滑铁卢战役的章节。

对于古今风俗的叙述,对于城市建筑,特别是巴黎地下管道的描写,实在非一流现实主义大师不可为。

为搭救假冉阿让,马德兰心急火燎,费尽周折,竟然全白了头;为逃避警察追逐,冉阿让绝处逢生,攀上了常人不能攀援的高墙;为能够出教堂再从正门进教堂,躺在棺材里的冉阿让,在通气孔被堵时憋不死……这一切,又无不闪烁着浪漫主义的光辉。

至于小说的主题,全部情节,百年来的常规性评论等,就不再赘述了。

有人说,巴尔扎克以96部的《人间喜剧》描绘出法国社会史,而雨果仅凭一部《悲惨世界》就描绘出来了。这绝非言过其实,《悲惨世界》确实是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但令人不解的是,雨果及其作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怎会渐渐下降呢?

我以为,这跟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有关。像穿衣服一样,每年都有不同的流行款、流行色。雨果那个时代,扳倒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盛行;其后现实主义风行,又演变为自然主义乃至现代派的意识流、存在主义等。流行什么的年代,就会重视什么,而且认定时下流行的比别的更重要。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福楼拜等,被放到现代派文学的祖师爷位子上了,自然就让雨果坐下席了。但流行的就一定高尚吗?

雨果小说中那些鞭辟入里的高论,实属议论文中的经典,如同《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一样。怕冲淡情节的读者,可以跳过去不看嘛。喜欢议论文的人,也可以专门研究呀。

雨果的人道主义主题,跟博爱为核心的托尔斯泰主义相比,又会差到哪里去呢?雨果像个大演讲家,托翁倒像个讲民间故事的老太太,谁更艺术?偏偏有人喜欢那婆婆妈妈的朴实,如之奈何?

当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还是自己亲口尝一尝。

人呀,不要跟着平庸的论调打转转,别再火烧《巴黎圣母院》,火烧《悲惨世界》,悲惨了雨果吧。

新闻推荐

开学季单品推荐

不知不觉,暑假就这么结束了,即将迎来一波返校高峰,目前已经有不少同学陆续回到了校园。相信小伙伴们已经调整好了心情,准备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