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待人类学 ◎周雨霏
《人类学与认知挑战》
(英)莫里斯·布洛克 著
周雨霏 译商务印书馆
“集体记忆是不存在的”“人类学家不该那么关注仪式”“外来肥皂剧对本土文化的侵蚀没那么严重”“最好人类学系全都在未来消失。我一点都不会伤心。”……这些看似违背了社会文化人类学“核心”理念的言论,其实正出自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位人类学家——莫里斯·布洛克的笔下。2012年,他将自己近年来最“激进”的理论主张进行了整合、出版,后续又有了这本中文版。
这本书如其原属的“New Departures in Anthropology”系列中的其他著作一样,关注人类学最前沿的动态,不过其呈现方式却是深入浅出的导论,因此不仅适合研究者、学生阅读,更是面向对人类学好奇的一般大众书写。事实上,或许布洛克更希望的是,所有的人类学入门读者都能通过阅读本书,从一开始就建立一种不符合主流想象、但却是他认为正确的“人类学观”和“人类观”。这根本上是因为,他认为人类学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而这本书正是要指出这些问题。因此,才有了本文开头那些看似“离经叛道”的言论。
布洛克出生于1939年的法国,11岁随母亲移居英国。本科时他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开始学习人类学,并于1967年获剑桥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上世纪七十年代,通过对意识形态和仪式的研究,他开始关注认知问题,思考如何将人类学与认知研究结合起来。这是因为,布洛克认为,认知科学和心理学对人类学提出的挑战是全面性的,甚至动摇了人类学整个学科赖以存在的基础。
总体而言,传统的社会文化人类学倾向于将社会视作不可化约到个体的超越性存在,将文化视为不可化约到心理的公共现象。这导致人类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持一种根本性的特殊主义甚至相对主义的立场。而认知研究虽然也关注同样的现象,但却采取了与人类学截然不同的视角,强调不受社会文化影响的个体心理和认知结构。这是基于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布洛克在本书中指出,这些认知研究从各个方面一同冲击了人类学对于“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来自后天社会和文化形塑”的假设。
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本书跟目前所能读到的由中文写作或译成中文的人类学综述类读物都有很明显的不同。希望阅读此书,能够让读者在继续探寻和尊重不同时空、人群的独特性时,不忘整体观,心中有“人类”。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法国欧洲事务部长纳塔莉·卢瓦索在社交媒体开玩笑,说要把宠物猫命名为“脱欧”。她的办公室当地时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