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很有趣,但人更有趣

潍坊晚报 2018-11-10 10:55 大字

读莎拉·贝克维尔《存在主义咖啡馆》

快递寄到时,我才发现这是一部介绍存在主义哲学及有关哲学家的书。一直以为,哲学是高深莫测的,凭自己浅薄的思维和微小的脑洞实在难以读懂一本哲学著作。望着这本厚厚的“大部头”,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坚持把它读完。

而当我真正读起这本由英国作家莎拉·贝克维尔写的《存在主义咖啡馆》时,感觉它其实并没我想象得那么晦涩难懂。因为在这本书里,作者把存在主义哲学和哲学家们的传奇人生结合起来写,以文学的语言介绍了“存在主义”这一哲学思想。所以,这本书相对一些纯哲学书籍来说,还算很有趣的。我在断断续续地读了大半个月后,终于把它看完了。

书中一开始说,存在主义不太像哲学,倒是更像一种情绪,可以追溯到每一个曾对任何事物感到过不满、叛逆和格格不入的人。现代存在主义的诞生时间,精确到1932年与1933年之交的某一时刻,其时,三个年轻的哲学家正坐在蒙帕纳斯大街上的“煤气灯”酒吧里,一边谈天说地,一边喝着店里的招牌特饮杏子鸡尾酒。这三个人,就是让-保罗·萨特、西蒙娜·德·波伏娃和雷蒙·阿隆,特别是萨特和波伏娃,后来成为了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师级人物。

在中学和大学,萨特、波伏娃和阿隆都受够了刻板的法国哲学课程。在交谈中,阿隆向萨特说:“如果你是一位现象学家,你可以谈论这杯鸡尾酒,然后从中谈论出哲学来!”萨特听了,心思为之一动。很快,一种兼具国际影响和巴黎风味的新哲学——现代存在主义诞生了。而存在主义之所以和咖啡馆联系起来,也是因为咖啡馆是巴黎人生活的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甚至战争结束后,在法国,咖啡馆是谈话、搞小阴谋和保持头脑活跃的场所,是诗人、剧作家、记者和艺术家们聚集的地方。在很多年里,萨特、波伏娃等存在主义哲学大师们就是在那些咖啡馆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谈论自己的那些超越常人的思想。

作者在书中以萨特、波伏娃、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为主要线索,层层展开,交叉阐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形成以及哲学家们有趣的生活。同时还介绍了胡塞尔、海德格尔、加缪、梅洛庞蒂等思想家。

胡塞尔是现象学家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口号:“回到事物本身”。他曾从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那里得到过现象学的哲思。起初,海德格尔是他的追随者,后来,海德格尔受纳粹政治影响背叛了胡塞尔。他在他的《存在与时间》的开头对胡塞尔发起了挑战。曾有一段时间,胡塞尔的哲学版本看起来越来越没劲,而海德格尔却越来越受到狂热的追捧。胡塞尔去世后,海德格尔连他的葬礼都没有参加。

萨特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存在与虚无》是存在主义的巅峰作品。这部作品从他的很多笔记中脱胎。萨特在其作品中说:“世界没有任何意义,但是我们要尽力而为,努力活出我们自己的意义和精彩。”他的灵魂爱人波伏娃把存在主义的理念付诸生活并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存在主义的小说。她还写了伟大的女权主义著作《第二性》,开创了女性解放的滥觞。她提出“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这一跨时代的女性觉醒言论。

萨特和波伏娃的爱情非常有趣。波伏娃在20几岁时遇到了萨特,萨特是她的终身伴侣,而他们到死也没有结婚。可以看出,自由是他们思想中最重大的主题。萨特和波伏娃首先把他们的自由原则应用到了他们的情侣关系上,他们做的很成功,一直保持了半个世纪,从1929年开始,一直到萨特1980年去世。他们希望分享他们的生活,但又不想接受传统的限制,所以他们以对方为主要的爱人,同时各自可以有其他情人。同时,波伏娃的情人也包括同性,而这些丝毫不影响他们的亲密关系,他们一生都在亲密合作。

“我是谁?我该如何生活?”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关于这两大问题,书中的思想家们用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告诉了人们答案。我们在见识到了“生命中那些美轮美奂、如灵光一般闪耀的繁盛”后才发现,“思想很有趣,但人更有趣。”

新闻推荐

法国马赛楼房坍塌至少4人死亡

法国南部城市马赛3栋楼房5日坍塌,多人身陷废墟,救援人员6日找到4名遇难者的遗体。马赛市诺阿耶区两栋老旧公寓楼5日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