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月饼如明月 拜月楼上拜月神

敦煌研究院 2018-09-24 11:16 大字

古人吟诗作对最常用的意象,恐怕绕不过天上明月;古人最常赋诗填词的季节,莫过于三秋之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一轮明月,无声化解了太多秋的寂寥,抚平了太多人心中的褶皱。今时明月照古人,遥望同一轮明月,不知敦煌壁画中的古人会做些什么?

就月饼而言,据史料记载,传统的敦煌月饼直径足有30公分,近一尺,厚度也达到5公分之多,这样的大小,更像是一轮天上的圆月。

月的想象

古人没有天文望远镜,看不见月球上坑坑洼洼的环形山,不甚了解月球的构造以及地球月球太阳的运动关系。更多是由肉眼可见的月亮形象,而衍生出对它的种种想象。

手托日月的十一面观音菩萨 莫高窟第35窟 五代

五代时期的敦煌壁画中,画师描绘了人们想象中的月宫图景。

菩萨左、右上手托着的就是太阳和月亮。古人不知道月亮反射的是太阳光,只是按照肉眼所见的太阳以及月亮的颜色,为之赋予不同的色彩表现。在这般清幽而迷离的光彩中,古人又丰富了一些故事情节。

菩萨手中的月亮 莫高窟第35窟 五代

菩萨右手的月亮中,清晰地描绘着金蟾、桂树和捣药的月兔。

寥寥几笔勾勒出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月兔翘首而望,难道也在期待着什么?

崇敬拜月

敦煌话月,月神是绕不过去的重要角色。

古人因为对天体的想象,引发了对于月神的朴素崇拜。唐宋时期的敦煌人民非常重视月神,相信月神能保佑自己和家人吉祥如意。

八月十五这一天,恰逢太阴娘娘月神的诞辰,在当天晚上,人们摆设香案、放置贡品来敬奉月神。以隆重的仪式感,传递诚挚的心愿。

P.2838《拜新月》 图片来源:法国国家图书馆

穿上最华丽的衣服,登上专门的“拜月楼”,香案上少不了的是月饼、西瓜,还有各式的节令水果。

高悬空中的明月圆满无缺,拜月的内容自然是希望家庭团圆、有情人得以团聚。

月神是普通民众祭拜的对象,佛教徒礼拜的则是“月光遍照菩萨”,也称月光菩萨、月净菩萨。

月光菩萨 莫高窟第384窟 中唐

月光菩萨身呈白色,乘于鹅座,手持月轮。在药师佛的无量菩萨眷属里,他与日光菩萨是位居上首的最重要的菩萨,秉持着药师如来的正法宝藏。

尝一口月

拜完月亮,便是实实在在的福利了——吃月饼。

传统的敦煌月饼与其他地方的有所不同,首先在体积上就秒杀一众京式、苏式、广式月饼,史料记载中的敦煌月饼,直径足有30公分,厚度也达到5公分之多,这样的大小,更像是一轮天上的圆月。除了尺寸,人们还在月饼上做出“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画面,吃起来别有一番花好月圆的情趣。

斋僧食品 莫高窟第159窟 中唐

最初的“饼”其实和中秋没什么关系,只是没有馅料的普通馒头而已。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圆饼中加入了干枣、核桃制成的馅料,再到唐宋时期,用酥油和饴糖混合做馅料,便非常接近现在的月饼了。

中秋月圆之时,再繁忙的人,也要抽身回家,与亲人共宴饮、同赏月,吃带有家乡特色的月饼,此时此刻,怕是连嫦娥也要羡慕几分了。

(本文经敦煌研究院授权刊发)

新闻推荐

法院“疯了” 还是小勒庞“疯了”?

小勒庞法国极右翼老牌政党“国民阵线”主席玛丽娜·勒庞、即“小勒庞”20日在社交媒体“推特”发文,谴责法院“疯了”,要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