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公益人涉性侵”规则永远比道德靠谱

济南时报 2018-07-24 14:13 大字

近日,一位不具名女生发长文指控知名公益人、“亿友公益”创始人雷闯曾性侵自己。雷闯在个人朋友圈发布声明,承认性侵指控,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并不再担任所创公益平台“亿友公益”负责人。(7月23日《北京青年报》)

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却在毕业时撕掉了自己的毕业证书,宣布自己走上公益之路;他为乙肝患者3年徒步2500公里,呼吁降低乙肝药物价格——作为知名公益人,雷闯在公益的道路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在人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的风险社会,看似光鲜、体面的知名公益人,也可能进入人性的幽暗地带。

作为一种“柔软的力量”,公益有助于改变一些弱势群体的生存生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虽然“知名公益人涉性侵”,但我们却不能否定雷闯昔日为公益做出的努力,也不能污名化公益活动;毕竟,上演“变形记”的只是少数人,公益活动依然需要更多的公众参与。

尽管道德与法律在不少时候结伴而行,它们却并非没有边界。即使是曾经站在道德高地上的知名公益人,也可能背离法律。褪去耀眼的光环,雷闯也和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欲望。当这种欲望找错了出口,雷闯早晚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任何标签的盛行,都是为了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公益也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舞台,也能够“人生出彩”。一些公益人在起步阶段能够恪守规矩与本分,一旦功成名就就得意忘形;以前不敢想的事情现在也敢想了,以前不敢做的事情现在也敢做了。性侵作为一种重度的失范行为,带给受害者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有精神上的。等待雷闯的,只能是法律的惩罚。

近年来,一些知名公益人先后身陷囹圄,为何?当公益活动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当知名公益人习惯了自弹自唱、孤芳自赏,他们的所作所为,就很可能触犯法律。指望一个人的道德自律并不靠谱,脱离了制度与规则建设,失范行为的产生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地走向罪恶”。再光鲜的标签、再耀眼的荣光,都遮蔽不了人性中的有些幽暗地带;缺乏边界意识与规则意识,不能在失范行为与非失范行为之间建立清晰的界限,让轻微的失范行为逐渐升级为重度失范行为。让公益驶进专业化、规范化轨道,既是对所有人的约束,也是对所有人的呵护。(杨朝清)

新闻推荐

加紧生产赶订单

7月19日,马钢埃斯科特钢有限公司引进的法国生产线上,操作人员在生产铁路弹簧高端银亮材用钢。据悉,该公司6月份按时保质完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