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微信 “对骂群” 所想到的 □ 扶 青

河池日报 2018-06-11 08:53 大字

互联网的文化景观是善变的。这几天,一场场愈演愈烈的对骂正在各种微信群上演,比如勇士和骑士球迷互骂群、香菜好吃与难吃对骂群,甚至还有十二星座互骂群、熬夜早睡对骂群、奶茶加不加珍珠对骂群……对此,微信回应将采取措施,用户如果在这类群聊之中看到相应的违规行为,可以向微信官方进行投诉;一旦核实,违规的个人账号有可能会被封停,而违规的群聊则有可能会被限制相关功能。

关于脏话,法国哲学家福柯说得好,“话语就是权力。”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从《三国演义》里得到许多启示。两军对垒,先要下檄文,或痛骂一番,其中电视里那句经典的“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就出自“武乡侯骂死王朗”一节。王朗等人于祁山迎战诸葛亮,上来就说“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诸葛亮马上就抓住这一论点,指出国难之际,有德之人应该有所作为,而王朗选择的却是“反助逆贼,同谋篡位”。诸葛亮还细数王朗的发家史,“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怎么敢妄称“有德之人”呢?王朗听了当然没话说,因为此时,他已经陷入诸葛亮构建的一个“不忠不孝”的话语框架,王朗只能在这个框架里辩解,而无法跳出来。在福柯看来,脏话就是这样一种微观权力,它通过修辞迅速建立一种框架,使得对方框在里面,只能“跳脚”,乃至恼羞成怒。

当然,不是所有的脏话都属于策略行为。有一本书名为《脏话文化史》的书,就认为脏话可以分为三大类型——攻击性的、习惯性的、宣泄性的。该书的作者韦津利认为,说脏话可以帮助人们宣泄愤恨,舒缓情绪。比如当人们气愤难消的时候,有些人选择动手,有些人选择动口,而此时说脏话,就是一种有效的缓冲机制,它至少可以缓解或避免肢体上的暴力,压抑肢体的攻击性。显然,这里的对骂群是“宣泄性”的,因为一个群得以迅速流行,其基础就是成员的互不相识,那些大放厥词的“网络喷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可能是彬彬有礼的。本质上,这又是一种网络亚文化的景观,就在几天前,互不相识的网友为了支持一位叫“王菊”的选秀歌手,组织拉票群,进行骂战。这些以集体行为为标志的文化景观,其特点是毫无征兆、突然发育、迅速凋零。

在我看来,什么佛系的“旅行青蛙”,油腻的“土味情话”,激烈的“组群对骂”,甚至前些年流行的“杀马特”“帝吧”等,虽然形式上大相径庭,但其实所指是类似的,也就是说,其往往蕴含了一种亚文化流行起来的深层结构。就如同集体骂脏话这种心理,在深层次上,更像是以一种戏拟的态度在调剂生活,反映的是部分“边缘”或者“孤独”人群的文化自我认同。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人们可以表达自我,发泄焦虑和苦闷,但就长远来看,大部分行为是没有意义的。

“对骂群”就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它虽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会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我们要最大程度地对其进行疏导、引导、吸纳,还要加强把关,采取监控、疏导等积极的正面措施,引导青少年提高媒介素养,提高对自身的认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法国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将有自己的村庄

法国开始建造国内第一座专供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患者居住的村庄,希望营造一种有别于传统医院的正常环境,为患者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