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当年初入职场的自己 有没有一段关于高跟鞋的记忆?

成都商报 2018-05-13 05:44 大字

最近这几年,感觉平底鞋一直是稳定的脚下潮流,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女生的小白鞋和男生的运动鞋,遍布街头,几乎百搭。作为“时尚圣品”和职场女性标志的高跟鞋,似乎近年来不那么流行了。

但每次看到高跟鞋,还是会有很多感慨。尤其是想到初入职场时,为了彰显自己的“职业气质”和成熟,多少女生穿高跟鞋穿得磨破了脚?对于职场来说,高跟鞋似乎也总是最适合搭配套装的那双鞋。

第一次站上高跟鞋的经历,和初入职场的某段记忆,往往都是很让人难忘的过去。

我冲进门,踢掉鞋

尖叫着光脚冲向床

直到去年收拾鞋柜的时候,我才丢掉了那双已经闲置多年的黑色高跟鞋。它是我第一双高跟鞋,大约六七公分的鞋跟,高得不算厉害,而且不是那种很细的鞋跟。圆头、船型,鞋面上缀一个细细的皮质蝴蝶结,样子很雅致。

不算大牌,但质量挺好,买下它是为了让我在实习和兼职的时候显得更像成熟职场人。

我的专业是外语,在我求学的那个一线大城市里,各种国际展会都需要大量现场翻译,作为一个还比较知名的专业外语院校,我们也因此得到了不少实习机会。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给一个国际时装周的后台当翻译。说实话,那也是我迄今为止唯一一次身处时装秀场的后台。毕竟没入那个行业,因此每每回想,还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翻译本身不难,因为那位来自澳洲的现场导演要表达的意思比较简单,无非是骂骂模特、催催各环节工作人员,态度骄横,但他对待工作非常严格,也很专业,这一点必须佩服。

其实,作为一个幕后小翻译(之一),完全没人特地要求我们穿什么,又不是商务谈判。只需得体即可,关键是工作。但我生平第一次置身这种造梦场合,抑制不住地激动,于是悲剧地穿来了这双高跟鞋……

开头还好,而且加上我之前特意购置的修身连衣裙,站在那些亭亭玉立的模特中间,虽然个子矮了不少,精气神儿还是挺足的,我还暗暗庆幸自己穿来了高跟鞋,不然更没气场了。

戴着耳麦,根据导演的指示给模特们排队,让她们按照导演的安排,依次出场。她们有的很放松,在后台随着音乐轻巧蹦跳,给自己热身;有的安安静静站在原地,等待自己的出场。无论她们在后台是什么状态,只要往T台上一走,立刻整个人都充满了力量,步子既摇曳又坚定,我从后台望着那一个个高挑的背影走进灯光笼罩的梦之走廊,简直陶醉。

等到我开始感觉从足底传来的阵阵疼痛时,大秀已近尾声。

结束后,导演走过来感谢了我们,同在后台的两位校友还问我要不要待会儿一起去吃夜宵。虽然我很愿意去,还是咬牙拒绝了,因为预料到自己穿着这双高跟鞋撑不了那么久。

走出体育场,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人太多,打不到出租车。

为了保持体面,我强忍着越来越厉害的脚疼,勉强走到了公交车站。但是心里已经有些绝望,因为意识到很可能不会有座位。

果然没有,而我总不能开口说:“我的脚快要残疾了,可以让我坐一下吗?”于是找到一根竖着的杆子,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拼命搂住,恨不能把全身重量都靠上去。

中途换乘一次,万幸赶上了末班车并且有了座位。坐下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都获救了一样。

但是下车的一瞬间,所有暂时消退的痛楚重新袭来,尤其是走到寝室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步行,那一路,我脑海中一直在回响几个字:刑具,刑具……

现在想想,年轻也真是倔强,从未想过不管不顾脱了鞋光脚走的,无论如何要维持一个基本的面子。其实当时我的惨相要是熟人看到,估计也难忘:膝盖都伸不直了,用最难看的步态,弯着腿,颤颤悠悠往回挪。

进门那一瞬间,我就像电视剧里演技夸张的女主角,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尖叫着,包往地上一扔,闪电般左右甩掉两只“刑具”,双脚落地,然后又随着惯性往前冲了两米,一直冲到我床前,“duang”地一声跪了上去。全过程我的尖叫声都没有停过。

正好两位室友都在,双双被我吓呆。

你以为我后来再也不敢穿高跟鞋吗?错,我后来发狠苦练,直到有一天穿着高跟鞋去夜店,穿着高跟鞋跳舞跳了一晚上!(Violet)

脚刚一落地的刹那

我意识到:完蛋了!

那是一双黑色松糕鞋。松糕鞋这个词或许现在的90后都不熟悉了,其实就是厚底高跟鞋,因为像块厚厚的松糕,故此得名。

我记得很清楚,这种款式的鞋子在国内走红,跟当年红极一时的“辣妹组合”密不可分。对,维多利亚·贝克汉姆也是穿过这种鞋好长时间,别看她后来打扮得那么时尚,刚出道时也都走过各种奇怪的造型路线。

总之,这种鞋在我刚上班那会儿很流行,我和表姐都是辣妹的粉丝。她率先去买了一双松糕鞋穿,我看得很眼馋,也有些畏惧那鞋跟的高度。表姐满不在乎地说:“这种鞋可比那些细高跟的好穿多了,毕竟不用踮着脚走路。”

我后来看过一篇关于高跟鞋历史的文章,据说最先出现的高跟鞋,就是法国贵族们穿的软木跟高跟鞋,都是鞋跟很粗的那种,细高跟的才是后来出现。松糕鞋虽然如今已过时,若论“辈分”其实还资深一些。

有了表姐的鼓励,我也跃跃欲试打算买一双来穿,表姐慷慨地说:“你不是下个月生日吗,姐送你一双!”她也果然说到做到,送了我一双黑色哑光翻毛皮松糕鞋,很时尚(当时)。

上脚的感觉果然还比较好驾驭,这种假象给了我过度的自信。

没多久,就发生了那场意外。

我当时就职的那家公司,部门新来了一位小帅哥,朝夕相处几天后,我渐渐产生了和他“看对了眼”的美好幻觉。那两个星期,我出门前化妆都比平时更用心些,最低谷的周一早上都不觉得苦闷了。

第三周,我记得很清楚,是周五,他终于在微信上问我:下班要不要一起去看电影?

哇!我感觉即将到来的周末已经开始散发五颜六色的光彩……这种暗暗激动的心情,导致我在中午去吃饭的电梯间,干了一件直到今天都想不通为什么的傻事。

等电梯的时候无聊,抬头看到走廊上竟然有个气球,一个女同事说那是谁谁昨晚带了孩子到公司来拿东西时,从小孩子手里飞走的,因为过道的顶很高,保洁也没管,就由它留在那里,没气了自然掉下来。

心情正好的我,忽然就起了孩子气,打算跳起来把气球抓住,然而却忘记了当天我刚好穿了那双厚底松糕鞋……奋力跳起的瞬间,我似乎想起了什么,但是已经来不及细想了。

而且我居然还真的抓住了气球,电光火石之间,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指上,以至于往下落的时候,没有及时绷紧脚踝的肌肉,于是——落地时,我的右脚华丽丽向内翻转大约90度。

我的惨叫声响彻了走廊。钻心的疼痛让我不顾形象当场大哭起来。透过泪眼,我还看到了约会对象惊讶又关心的脸。当时我居然还有心思想:完了,电影看不成了!

去医院时我已经坐上了轮椅,所幸没有骨折,但是严重扭伤,医生给我打了石膏,我在家休养了一个多月才勉强恢复。不过也算没白受苦:那位约我去看电影的帅哥,天天给我打电话慰问,虽然最后我们没有走到一起(那是另一个故事了),当时还是很甜蜜的。(Mila)

膝盖打弯 你就输了

这个要领,所有直男都不会懂,但所有曾经穿过哪怕一次高跟鞋的女同胞们,秒懂。

我第一次穿高跟鞋的时候,出于谨慎,还预先短距离地练了几天,比如下楼取快递,或是在小区附近稍微散个步。大约练了三四天,每天都走得更远一点。

自认为已经准备充分,于是穿着去单位了。走路的时候特意提醒自己把腰打直,感觉仪态很从容。

幸好部门的顶头女上司比较好心也比较细心,估计也偷偷观察了一阵子。第一天她没说,第二天我又穿着去上班,吃午饭的时候,她先夸我的鞋子好看,再赞我“第一次就敢穿这么高的跟,勇气可嘉哦”,然后似乎无意地说起自己当年穿高跟鞋,“可狼狈了,鞋跟一高,腿就不容易打直,不知不觉就想微微屈着膝盖走,那样子确实要走起来顺畅些,但是不好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更何况这位说者也是有心的。我当时心里微微一惊,想到自己好像也有点儿在弯着膝盖走,饭毕起身,端着托盘放回去的时候,我特意用力打直了膝盖,果然!立刻就觉得走路的难度升高了!(妙仙包)

新闻推荐

谁的青春永远飞扬

○○杨忆又是一个平安夜。顾铭走在大街上,感觉自己是个濒死之人。只要他放弃心头的挣扎,向陈老板打去一个恭祝圣诞快乐的电话,那么他就会咽下最后一口气……继续活下去的,将不再是原来的顾铭。——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