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两次流放,差距咋这么大呢
提起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很多书都会讲到他最终的悲惨结局——1815年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上,直到6年后死去。与这个结局相比,1814年他第一次被流放的经历,似乎只是夹在他首次退位和百日复辟之间的一个插曲,但事实上,这次“失败的流放”预示着欧洲一项千年习惯的重大转折。
1814年5月8日,拿破仑登上他的首个被流放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此时的拿破仑处境理应十分悲惨。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表明,拿破仑的第一次流放生活不说相当惬意,至少也是舒适而安逸的。
首先,拿破仑“失败退位”的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按照他与联军签订的条约,他依然是“陛下”,只不过头衔从皇帝降为了公爵,其治所从整个法国缩小到了厄尔巴岛。而这块领地其实并不小,它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是意大利的第三大岛。更为“贴心”的是,这块被流放地距离拿破仑的故乡科西嘉岛非常近,气候、风土人情也与科西嘉很像。
而根据反法联军与拿破仑签订的条约,他在岛上不仅有治权,还有法权(立法权)和主权。反法同盟还允诺给拿破仑高达每年200万法郎的年金,各国还要在岛上派驻“大使”,见了拿破仑都要口称“陛下”,仿佛他还是法兰西皇帝。如此优厚的退位条款,难怪英王乔治三世在拿到条约后半开玩笑地说了句:“我倒不介意跟他换换。”
反法同盟为什么要如此善待拿破仑呢?这倒并不是慑于拿破仑的声威,而是一种习惯。在中世纪欧洲,如果你战败被俘,第一道程序是自报家门。如果你是“24K纯草根出身”,对不起,拉出去当土匪砍头没商量,但只要你祖上是贵族,一般都会得到善待。在胜利者的庆功宴上,一般都会把“主宾”的席位留给战败方地位最尊贵的战俘,仿佛刚打完的战争不过是一场贵族间的“友谊赛”,打完了以后大家还可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由此就出现了许多咱们中国人看不懂的怪事:比如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国王约翰二世战败被俘,为了凑齐英方要求的赎金,他把自己儿子押在英国人那里做战俘。后来他儿子逃了回来,约翰二世居然自己跑到英国人那里去“自首”,自愿被关押到尾款交清为止。而英方对这位国王也是好吃好喝好招待,每遇重大场合,都是英王坐首席他坐次席,仿佛他是被请来的国宾。
中世纪欧洲人这种善待贵族战俘的习惯,是因为他们将国家领土看作是贵族的“私人地产”,而战争一般是因为双方出现了“产权纠纷”,不打一仗理不清。这种产权战争当然讲究点到为止,毕竟大家都是亲戚,为块地不值得撕破脸,更不值得为此违反契约精神。毕竟,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贵族对领土的所有权本身就是一种契约。
各国组成反法联盟合伙共斗拿破仑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想复辟这种被法国大革命打碎的贵族制度。基于这一目的,战胜者当然要善待同为贵族出身的拿破仑,以便开个好头。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此时欧洲的世道已经变了,拿破仑不是法国国王,而是“法国人的皇帝”,他对法国的统治是基于民众支持而非法理主权,因此光靠一纸条约让拿破仑自愿放弃皇位是不够的。果然,虽然流放厄尔巴岛的拿破仑一度对生活表示满意,甚至开始潜心研究科学,想让后世“以科学家而非皇帝的身份记住我”。但很快,在“法兰西人民的感召下”,他逃出了看管不甚严的被流放地,掀起了“百日复辟”。在滑铁卢再次打败拿破仑后,反法同盟才真正将他当成战俘对待,将其流放到离最近的陆地200公里的一座孤岛上去严加看管。
可以说,拿破仑既是欧洲第一个被囚禁的高级战俘,又是最后一个被善待的贵族。在他之后,战争在欧洲才开始真正向撕破脸、无底线的大规模屠杀转变。
新闻推荐
梅拉尼娅和布丽吉特海外网4月28日电,法国总统夫妇日前刚刚结束了对美国为期3日的国事访问,对于马克龙的妻子布丽吉特来说,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令她印象深刻。布丽吉特近日在接受采访时称赞梅拉尼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