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未完成的年度计划

齐鲁晚报 2017-12-30 22:09 大字

□赫雷斯

倏忽之间,2017年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天了。在你忙着汇集各种总结,制定新计划时,有没有发现,去年此时你信心满满做的计划,能完成1/3就已经很好了。

至于剩下的那2/3,除了遗憾神伤,也只有继续写到下一年的计划里,以此纪念去年、前年,甚至大大大前年那些年复一年的计划。按说现在科技如此发达,我们的效率应该大大提高了不是?为什么网速越高,高铁越快,CPU越强大,我们的行动力却没跟着提高呢?是太过碎片的生活节奏,太过炫目的休闲娱乐让我们没法专注了吗?那关掉手机,拔掉网线会改善吗?

太天真了,180多年前的1830年,法国大作家维克托·雨果就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了。那一年的夏天,已是成名艺术家的雨果接到了出版社请他撰写新作的丰厚合约,接下来的6个月里,拿人钱财的雨果不仅没替人码字,反而心情大好地招待客人,四处游玩,一派拖延症晚期的气象。那可是没有网络,没有电影的前现代社会时期啊。

所以心理学家们认为,我们的天性就是只关注当下,不思考未来的。当你制定了一个期限为一年,哪怕是几个月的计划时,我们的大脑都会自动把它调到遥不可及的远方,只要眼前有好吃好玩好轻松的事情,我们就会自动把远方真的扔到远方,而把当下的即时满足看做整个世界。

那么,拖延症真的就没救了吗?还是继续看看雨果的故事吧。面对出版社的强力施压,雨果制定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拖延症治疗计划,他收起了自己所有的衣物,除了一个大披肩,他什么也不穿。没了出门的衣服,宅在家里码字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而这个方式也真的奏效了,1830年的秋天和冬天,雨果疯狂地写作,甚至提前两周完成了约稿。而这部几乎光着身子写出来的长篇,正是著名的《巴黎圣母院》。

如果说这个故事能给你什么启发,那就是为了实现你的计划,你首先要减少开始行动的阻力,比如关掉网络,换一个安静的环境,给立即行动创造氛围。接下来,则是把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开始的动作,坚持下来,人们常说14天可以创造一个习惯,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当你持续一段时间的规律性行为,自然会形成惯例,不需要做许多心理建设,就能进入状态。

当然,类似的治疗方法,也许你知道的比我还要多,但是我们懂了那么多道理,依然治不好拖延症,还不是因为与人性的斗争,从来漫长和反复。

年底了,咱们继续做个计划?

新闻推荐

智库研究显示法国日益受中国投资者青睐

新华社巴黎12月22日电(记者徐甜)法国智库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日前发表研究报告说,法国已成为中国在欧洲直接投资热门目的地之一,中国投资者对法投资呈现目的多样性和领域广泛性两大特点。法国国际关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