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海观潮】文学批评家要树立正确的动态观

甘肃日报 2017-11-29 23:02 大字

侯川

一个有良好素养的文学批评家,评价作家或作品时,应该具备“史”的观念和意识,要看到一个作家的成长、发展过程,要善于发现一个作家各个阶段作品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我把这称为“文学批评动态观”。具备正确的“文学批评动态观”,是一个文学批评家成熟的重要标志。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能吟诗,惊动邻里乡亲,后来长大成人,却是“泯然众人矣”。明代后期复社领袖张溥,幼时天资愚钝,但善于勤学苦学,终成一代文学大家。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有一篇颇为有名的文章《柳敬亭传》,读过的人应该不少。在这篇文章中,黄宗羲讲述、评价柳敬亭的说书技艺以及所达到的高度与境界时,就给我们呈现了在那个大变动的时代中不断成长、变化以至成熟的说书人柳敬亭的生动形象。这样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这些事例说明,一个作家,他有一个成长、变化、发展的过程。他一生的作品,自然也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具备了正确的文学批评动态观的批评家,就会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审视、评价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得出的认识和结论,就会相对客观、准确。

一个具备了正确的文学批评动态观的批评家,不会拿一个初涉文坛的青年作家的作品,去跟某个大作家的作品相比较,从而因为存在问题较多而将其一棍子打死。也不会将批评的眼光一味地投向那些文学创作业已成熟的作家,而毫无节制地予以表扬和称颂。以王勃为代表的“初唐四杰”,他们的作品起初遭受的非议不少,而“诗圣”杜甫独具慧眼,以饱满的热情对他们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圣伯夫在晚年,对新出现的诗人作家及其作品缺乏足够敏锐和准确的认识和评价,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定的遗憾。由此看来,树立正确的动态观,在文学批评中是何等重要。

一个批评家,一旦具备了正确的文学批评动态观,必然就会满怀热忱,充满希望,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眼光和态度去认真地审视、评价某个作家或某个作品。这样的批评家,决然不会片面地以是否具备一定的学位、是否具有渊博的学识、是否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否享有崇高的名望去肯定或否定某个作家及其作品。

别林斯基在他的《文学的幻想》一文中说道:“……每一个对祖国、对善良和真理有一点公正无私的爱的人,写吧,说吧,喊吧;我不说是有知识的人,因为许多可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真理的事业中,知识和博学不一定就是公正和无私……”读这几句话,我们就会明白一个伟大的文学批评家和平庸的批评家的区别所在。一个伟大的文学批评家,自然具备正确的动态评价观,他的批评中总会充满一种真诚的期待,总会闪烁着思想的火花,总会激荡着爱与真理的回声。

具备了正确的文学批评动态观,我们就会相对减少批评与评价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在较为广大长远的时空中,去正确地看待一个作者及其作品。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后,影响越来越大,当时人们就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有个名叫富察明义的人,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管理仓库的小官,他非常爱读《红楼梦》。在阅读的过程中,他将自己的感想写成七言绝句,前后总共写成二十首。就诗歌本身来说,富察明义的这二十首绝句也很平常。然而,在后来产生的红学研究中,富察明义的这二十首诗,却有很高的价值和作用。当时以及后来的文学批评家们,如果缺少正确的动态观,那富察明义的这二十首绝句恐怕早都已经“死而湮没”了吧。

不难发现,我们当下的文学批评也有片面地以是否具备一定的学位、是否具有较为丰富的学识、是否是某作协的会员、是否在名刊大刊发表作品以及作品是否畅销等标准评价作者作品的倾向。更有甚者,因为一时性情不合、某次话不投机或者某篇某部作品的失败,而将某个作者的文学创作予以否定的现象。如此这般的文学批评,何以明辨文学创作的得失?何以鉴别文学作品的高低优劣?

故此真诚地呼吁:文学批评家,请树立正确的文学批评动态观,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作家及其作品吧!

新闻推荐

4个妙招轻松唤醒“早起困难户”

对于很多人来说,早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甚至可能一整天都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法国《玛丽-克莱尔报》就为大家介绍了几种不需要喝咖啡就可以在早起后保持清醒的方法。洗一个冷水澡洗澡是叫醒身体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