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美丽的芦苇 方晓舜

安庆晚报 2017-11-07 11:54 大字

我的家乡滨江带湖,多湿地滩涂,水生植物丰富,芦苇到处可见。芦苇是高大禾草草本植物,株高、秆直、节粗、叶壮,抗旱、抗寒、抗贫瘠、抗倒伏,成活率高,生命力强,适应环境广泛,是水体绿化、景点规划的首选。

芦苇发达的块状茎,细长而有节,坚韧而善钻。它匍匐于水底,既纵向前进,又横向发展,在泥沼中不断地穿插分割,抢占地盘,迂回包围,巩固阵地,结成了盘根错节、纵横交织的地下根系网络。即便水深,芦苇的根茎不能沉底,它也可在水中架座“立交桥”,形成较厚的根状茎层。每年春天,这些地下根茎迅速萌芽生长,雨后春笋般地钻出水面,不用多长时间,就形成了一处处茂密的芦丛、芦塘和芦苇荡。

每一处芦苇都是一方风景。在那里,可以听芦鸟鸣清幽,可以看芦影舞斜晖,可以削芦管吹笛哨,甚至还可以赏芦花如飞雪。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每一丛芦苇,都有其特色。西郊那河,芦苇夹岸,舟楫穿梭。夏秋之夜,芦影投滩,芦叶摩挲,随风送响,或瑟瑟如小雨淅沥,或萧萧如大雨倾盆,卧舟静听,尤觉妙甚,是谓“枞川夜雨”。东洲那湾,芦苇密布,延绵数里,势如屏障,成为舟楫寄归母港。每当晚霞灿烂、孤鹜展飞之时,溯江而上的入浦归舟,篷帆蹁跹,橹桨摇曳,如白云片片,目不暇接,称之“荻浦归帆”。两处自然景观,俱被载入县志。

文人骚客,喜欢赋于芦苇人文意义,使它锦上添花。《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对恋人,隔水相望,若即若离,若隐若现,展现的是浪漫之美。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表达的是闲逸之美。黄滔“十亩余芦苇,新秋看雪霜。世人谁到此,尘念自应忘。”抒发的是芦花之美。是啊,每逢十月,“芦花”开放。微风徐来,花影婆娑,宛如漫天飞雪。而疾风骤至,芦枝倾伏,又如万笏朝天。其实,这是个“美丽的误会”。八九月间,芦苇圆锥花序上的每根小穗,先后开出了数朵白绿色小花,这才是芦苇的花。当芦花凋谢时,附生着长长的白色绒毛,这是为芦果保驾护航的“襁褓”。深秋十月,果实成熟,白色绒毛带着芦果,随风飘扬,成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而白色圆锥花序,在风中摇曳,成了琉璃世界的“雪景”。梦笔生花,芦花如雪,诗人“美丽的误会”逆袭成“误会的美丽”,一美千年!

芦苇是人类的朋友。它固坡护堤,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美化环境,功不可没。它的花、叶、根、茎,皆可入药。它的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人造棉、人造丝的原料。芦苇还可编成芦席、芦帘和其他工艺品,销往国内外。它的花序可做扫帚,绒毛可填枕头。芦叶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份,是牛羊等牲畜的优良饲料。芦叶包裹的粽子,散发特别的清香,让人齿颊留香。芦芽细嫩脆香,是一道如同竹笋一样的时令小菜。

别看芦苇平时是文弱书生,关键时刻可是虎胆英雄。战争年代,它是枪、是箭、是矛,是戟,是铜墙铁壁。且不说三国周郎火烧赤壁、它冲锋陷阵,也不说梁山水泊抗官军围剿、它众志成城,单是在抗日战争中,白洋淀那一望无际的芦丛,就是埋葬日本鬼子的坟场。沙家浜那星罗棋布的芦荡,就是人民战争的“水上长城”。

我喜欢芦苇。几年前,我曾将微信网名设置为“一枝芦苇”。朋友们不解,问我几个意思。我表白,这不是哲人批评的“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墙上芦苇,我有立场;这不是达摩“一苇过江”的神话芦苇,我有信仰;这也不是夏衍笔下的包身工“芦柴棒”,我有幸福。我很欣赏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的,“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我虽然微不足道,但是我有我的思想,我愿做一枝有“思想的芦苇”。

新闻推荐

多名中国游客在巴黎近郊被抢,中国驻法使馆要求警方尽快破案

新华社巴黎11月4日电据法国媒体4日报道,多名中国游客本月2日在巴黎近郊被抢劫。中国驻法国大使馆4日向新华社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并表示已要求法国警方尽快破案。据使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尚未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