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谁最适合艺术批评?(外一篇)

皖南晨刊 2017-08-16 10:09 大字

■兰若

朋友们常在一起争论:到底谁最适合搞艺术批评?争来争去,无非是:专业艺术批评者。可是这类批评者长期以来易于形成惯性和批评“正经”,对于艺术的微妙发展缺乏必要的敏感度;艺术创作者:从丰富的创作经验出发,体验精准,且有一定的指导性,缺点是太感性,很难上升到抽象思辨的哲学高度;专业理论工作者比如美学家哲学家:有高度,有方向,有抽象性,概念丰富,但是缺乏对于艺术的细微感觉尤其是特征的把握,多少有些游离甚至不知所云。以上各类型的批评者都产生了一批杰出的艺术批评家,但是各有长短。

到底谁最适合艺术批评?我看无定规。但是艺术批评却一定是一项专业性工作,要求具备哲学艺术理论修养、敏锐的艺术感觉、对学科知识的详备掌握、较高的鉴赏和总结概括能力等,当然不一定要求完美,“深刻的片面”也可取。至于批评者的身份,我认为理想型的是既有哲学美学功底又有创作经验,两者结合得完美且对学科了然于心。

艺术工作讲究天份,但是后天修为也很重要。没有谁是天生的艺术批评者,关键看你是否有一股钻劲,如何不断深入专业的本位地带,其中一点是如何开发利用无比丰富的人类艺术宝库。

风景画的秘密

十九世纪法国大画家柯罗认为:“当你画风景时,要先找到形,然后找到色,使色度之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叫做色彩。这也就是现实。但这一切要服从你的感情。”这段话几乎透露出优秀风景画的全部秘密。“找”在先,“找”什么?无疑是给一幅作品定基调、定位,“找”到了“形”,几乎成功了一半。然后“找”到“色”,“色”在“形”的基础上作用,而“色”“形”的结合形成了绘画的全部语言。这里“很好地联系起来”的“很好”一定是指技巧。没有技巧,“形”“色”只是一堆无用或无意义或缺乏表现力的死物。其实,绘画中“形”“色”只是单立的,只有“很好地联系起来”,“形”“色”才会变成“色彩”即真正的绘画语言。从“形”“色”到“色彩”,显然经过了融合和蜕变,而后产生了新质。

说到底,“形”“色”和“色彩”(“色彩”创造了“现实”)终归还是停留在形式和工匠的层面,只有到了“心灵”的阶段才会产生艺术。表现“心灵”是艺术的深层内容和最终目的,同时只有“心灵”才能激活“形”“色”和“色彩”。

新闻推荐

“第一夫人们”也有心酸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想给妻子布丽吉特专设“第一夫人”官方职务,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迫使爱丽舍宫放弃这一念头。放眼全球,“第一配偶”有的不得不放弃本职工作,有的坚守岗位;有人喜欢高调行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