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荐】 好的童话,丰富而辽阔 □舒辉波

半岛都市报 2019-08-20 00:51 大字

童话和诗都是我最喜欢的文体,它们以简洁单纯表达繁复宏阔又直抵人心。我认为,好的童话作家应该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像孩子一样表达。好的童话,散发着诗性的光芒,浪漫不做作,天真而丰富,温暖也深刻。

《星鱼》就是这样的童话。

俄罗斯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普罗普在《故事形态学》中,对一百个俄罗斯神奇故事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故事的开头都是“一位家庭成员离家外出”。其实,经典的儿童文学都是这样开头的。先是在家,然后就是离家和回家。佩里·诺德曼和梅维丝·雷默在《儿童文学的乐趣》里说:“这种‘在家——离家——回家’的模式,是儿童文学最普遍的故事主线。”玛丽亚·尼古拉耶娃在《儿童文学中的人物修辞》中进一步指出:“儿童文学里典型的情节,我们可以称之为基本情节或主要情节,它们遵循这样的模式:在家——离家——冒险——回家。家给予安全,但是人物必须离家,因为家里不会发生惊心动魄的事情。离家是激动人心的,也是危险的,所以人物必须回家,通常是在发现宝藏、获得知识、成熟之后。”

《星鱼》也基本采用这样的叙事结构,但是更加“丰富而辽阔”。和传统“冒险故事”相比,小弩的离家,既不是继母迫害,也不是为了寻求宝藏,它的行为和物质无关,因为它在思考人生的意义。

智慧不是古代神话的雅典娜,已经成熟了才从宙斯的脑袋里突然爆发出来。德国诗人席勒在《皮柯罗米尼父子》里写道:“更深的意义寓于我童年听到的童话故事之中,而不是生活交给我的真理之中。”好的童话让儿童直面生存的困境,并帮助儿童思考和寻求人生的意义。儿童最容易产生孤独无助的绝望情感,而且时常体验到对于死亡的忧虑,他们无法通过语言表达这些感受,只能间接地加以表达:怕黑暗,怕某些动物。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在《童话的魅力——童话的心理意义与价值》一书中写道:“绝大多数所谓‘儿童文学’都试图娱乐儿童,或提供知识,或二者兼而有之。但这些书大多内容过于浅显,从中得不到有什么意义的东西。一个人所阅读的东西不能向他的生活增添任何重要内容,这就使得获得技巧的价值降低了。”由此可见,市场主导下的“儿童文学”“甜薄脆”化,中外皆然,是普遍现象。作者进而提出了好的童话故事“传达既明显又含蓄的意思——开始针对所有层面的人格心理,以既能满足未受教育的儿童心理,也能满足老于世故的成人心理的方式进行对话沟通。”

《星鱼》在儿童读来,是为梦想冒险远方,为爱肩负责任的故事,在成人读来,则包含了更多各种二元对立的矛盾和思考,比如大和小,爱与恨,无限与有限,死亡与生命,天堂和地狱,天使与恶魔,友谊与谋算,失去与获得,怀疑和信任,悲伤与欢乐,哭泣和高歌……甚至在文章的结束,也就是“回家”——小弩为了守护和陪伴小弓,住进了人类建造的“水族馆”。这样以失去自由为代价的回家让人悲伤和深思。因此,作者在给出结局的同时也在思考,在发问,也在试图回答。

说到底,这样的结局正是我们每个人要面对的“人生真相”,我们的人生,到最后大概都不会是星光灿烂,而是左右为难。我们在不断获得,更是在不断失去。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多清浅,就有多深刻,一定会在不同层面满足所有的读者,我们不要总是担心“孩子看不懂”。即便是有些地方,儿童暂时不懂,但是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一定会因为回想评咂出更多的人生况味,而热泪盈眶,满怀感激。

新美南吉在《去年的树》里是这样写的,安房直子在《手绢上的花田》是这么写的,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里是这样写的,麦克尤恩在《梦想家彼得》中也是这样写的。这些伟大的童话作品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天真而深刻,丰富而辽阔。

《星鱼》

作者:周晓枫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新闻推荐

神级操作俄客机撞鸟群后硬着陆玉米地 233人全员生还其中76人受伤

8月15日,俄罗斯乌拉尔航空公司一架客机迫降在莫斯科附近的茹科夫斯基机场旁的农田里。新华社发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8月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