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舞者 茨维塔耶娃诗歌赏析

兰州日报 2019-05-21 06:43 大字

□高玲

玛琳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1892年—1941年),俄罗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剧作家。茨维塔耶娃的诗以生命和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等大事为主题,被誉为不朽的、纪念碑式的诗篇,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

著有诗集:《里程碑》、《魔灯》、《献给布洛克的诗》、《分别》、《手艺》、《俄国以后》。叙事诗:《山之歌》、《终结之歌》、《空气之歌》、《捕鼠者》等。

我的诗,写得那么早

作者:玛琳娜·伊万诺夫娜·茨维塔耶娃

我的诗,写得那么早,写在我完全没想到可以做诗人的时候,

喷出,仿佛急速的水流或是礼炮炫目的焰火。

而它们匆忙得像一些小魔鬼,不知怎的就溜进了烛烟缭绕的教堂,

哦我那青春和死亡的诗,——还不曾有人读过!

它落满灰尘,一直摆在书店里,

(没有人会向它瞅一眼!)我的诗,珍藏的美酒,会有它们的日子!刀尖上的舞者

在俄罗斯诗坛深邃的夜空中有一轮月亮温柔地俯瞰着大地,她就是被誉为“俄罗斯诗歌月亮”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而在月亮柔和的光晕里还有一颗明星熠熠生辉,她就是俄罗斯诗坛的另一位女诗人———茨维塔耶娃。

茨维塔耶娃是一位具有“男人的气魄和女人的心灵”的女诗人,她的诗中往往是阴柔与阳刚之美兼而有之。就像诗人自己所说的:“生活中的一切我都喜爱,并且是以永别而不是相会,是以决裂而不是结合来爱的”。这种爱使她的诗有着男性诗人中也罕见的刚烈和粗犷。诗人的这种个性在其诗歌中表现为张扬不羁,诗中充满对自己情感的直白表露,因而她的诗歌的风格之一便是“张扬”,读她的诗常有一种痛快淋漓之感。

作为诗坛中的奇葩,茨维塔耶娃的诗歌具有充溢的灵感、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独特的美学风格。诗人毕生孜孜以求的是艺术上的独立不羁,在结构、意象、韵律诸方面都有所突破。她的诗总是在捕捉不安的旋律,力求新的发现,往往置传统的最高美学原则——和谐于不顾。就像爱伦堡说的:“茨维塔耶娃身上兼有老派的温文尔雅和叛逆的性格,对和谐的崇尚和对精神错乱的喜爱,极端的傲慢和极端的质朴。”

这首早期创作的诗歌《我的诗行,写得那么早》(1913年)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诗人的浪漫、孤傲和霸气,也展现出其诗歌创作的绚烂色彩、深远意境和丰富内涵。诗人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新奇独特的结构、大胆诡异的意象、铿锵明快的节奏,给读者带来视觉、触觉、味觉等各方面的强烈冲击。

诗歌第一节从视觉的角度进行了描写。诗人分别把自己的诗比作喷泉中喷溅的水珠,烟花中迸溅的火花,给读者以视觉上的享受。诗人将水的灵动和火的激情同时赋予自己的诗行,使读者同时看到两幅充满着立体感的动感画面,给人视觉上造成冲击,带来一种视觉上的盛宴。

第二节从触觉角度进行了描写。进一步说明自己诗歌不是徒有华丽的外表,而是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带给人的是心灵的感触和洗礼。诗人把自己的诗行比作一群小鬼,闯入香火缭绕的梦幻殿堂,在意象上给人一种巨大的反差,名在赞美神圣的诗歌殿堂,实则在肯定自己的才华。

第三节从味觉的角度进行了描写。阐明自己诗歌的意蕴更为深远悠长,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还是将来,不管有没有人问津,它都如一坛陈年佳酿,散发悠悠清香,承载岁月的积淀。

诗人在成功地让人们看到灵动的水珠和飘逸火花所呈现的画面,感受到一种视觉上的刺激后,又把人们引到了神圣的殿堂,接受心灵的洗礼,继而摆上了一坛陈年佳酿,馥郁的清香持久弥漫,让人们品味到诗的韵味与悠远。这些意象的转化,使诗歌的美由外在延伸到内涵,由瞬间化为永恒,超越时空。

诗歌的节奏主要表现在词汇、语音、标点方面的独具匠心。诗人利用发音相似的不同词根进行文字游戏,异常丰富的词汇,释义性的重复等使得诗歌这一抽象的事物富有物质感、立体感,让诗歌明快的感觉跃然纸上。

纵观全诗,我们不能不佩服诗人的才华与气魄。结构上的浑然一体,层层递进;意象上的新奇诡异,丰富多彩;语音、词汇上的琅琅上口,匠心独运;标点上的丰富运用,巧妙传达。所有这些运用无不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棱角分明、才华与傲气集一身,与命运抗争的无畏女性的形象。这位“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诗人写着充满棱角的诗行,不屑于别人的不解,不屑于向所谓的尊者卑躬屈膝,她畅想着自己美好的未来,殊不知,未来的路已经铺就了。“我的诗行是日记,我的诗是我个人的诗”这就是她的人生,一个刀尖上的舞者。

新闻推荐

从性能细节看红场受阅装备

俄罗斯9日为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4周年而举行红场阅兵式,许多受阅武器装备此前已经为世人所知,从近年来俄媒体和专家披露的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