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鹰”的利爪:俄“圆锤”导弹渐入佳境(下)
为何“不离不弃”?
“圆锤”导弹艰难的成熟之路再次证明了通用设计不是一种高费效比的选择。在美国,与“圆锤”有类似待遇的是F-35。俄罗斯军方对“圆锤”导弹的不离不弃恰好证明了其对于核武器精度和突防能力的不懈追求。
时间追溯到2010年,俄罗斯海军曾经要求在2010年底之前拥有至少208枚潜射导弹,实际情况是,在2009年底,俄罗斯海军真正拥有战斗力的战略核潜艇只剩下6艘667BDRM(“德尔塔IV”型)和6艘667D3型(“德尔塔III”型);其中2艘“德尔塔IV”还处于彻底大修状态,“德尔塔III”则陆续进入退役状态,所以俄罗斯海军既要补充“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也要补充“圆锤”导弹,以保持正常的核潜艇战斗值班和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
随着“北风之神”级核潜艇的数量的增多,俄海基核力量更新换代计划有序推进。
“白杨-M”导弹的优秀突防能力让海军坚定相信“圆锤”导弹入役之后的战略和战术价值。苏/俄上一代SS-18或者SS-24弹道导弹的突防技术主要是用诱饵弹头等方式来欺骗反导系统。而莫斯科热工研究所研发的“白杨-M”导弹具备弹头再入机动能力,通过弹头弹道的变换来躲避反导系统的拦截。我们知道,弹道导弹的弹头经过弹道最高点之后便沿着固定的弹道下落,反导系统的计算机通过计算几组数据便能计算出弹道并予以拦截,如果弹头具备机动变轨的能力,反导系统的计算负荷便会成倍增加,再结合诱饵弹头的使用,反导系统拦截起来困难大幅增加。由于需要面对全球最强大的反导系统,俄罗斯的弹头突防技术也是最先进的。
“白杨-M”导弹和“圆锤”导弹技术上有非常多的联系。
俄罗斯称“白杨-M”导弹的弹头具备“机动再入能力”,尽管美国军方从未在侦察中证实过“白杨-M”导弹有类似的能力,但考虑过前苏联曾用SS-18(撒旦)进行过10次机动弹头的飞行试验,“白杨-M”导弹的高机动性弹头的设计是有基础的。这种机动可能包括:一是采用高压气瓶和液压作动筒来移动核装置的位置,改变弹头质心,产生机动飞行的控制力矩。弹头尾部还安装8个径向喷管用于调整姿态;二是采用在大气层外进行目标特征匹配的雷达地图匹配制导技术。避免了弹头高速再入大气层后形成“黑障区”影响地图匹配,保证精度;也避免了在大气层内为进行地图匹配所需的弹头拉平减速,提高了弹头的突防能力。三是根据弹头打击区域反导系统防御能力的强弱,预先设定机动程序调整弹头机动范围的大小。以标准弹道为中心直径5千米的圆形范围内,弹头可进行纵向机动和侧向机动。
据公开的学术资料透露,“白杨-M”导弹很可能采用了苏联时期测试过的战略弹道导弹机动弹头末制导技术。该机动弹头采用地图匹配精确制导体制,使用大功率的毫米波雷达进行地图匹配。“白杨-M”导弹的弹头的末端制导程序是,当弹头飞行到120千米高度时,雷达天线开始工作,利用打击目标附近(最大距离约100千米)特征显著的地形、地物,如河流、湖泊、金属桥、铁塔等实现目标地图匹配。目标匹配完成后,以高压气瓶为动力源的控制系统对弹头进行调姿和位置修正,然后抛掉弹上雷达天线及高压气瓶,此时弹头位于飞行高度约90千米的再入点。弹头再入后可直接飞向目标,也可进行突防机动飞行。不进行突防机动时,弹头的命中精度为CEP≤60米;进行突防机动时,弹头命中精度为CEP≤100米。
“圆锤”与俄罗斯的“核肌肉”
当“圆锤”导弹以成熟的姿态进入俄罗斯核武器库之后,俄罗斯终于完成了更新其战略核武库道路上的重要一步。回顾俄罗斯军方对于“圆锤”导弹的执着,和近年来新入役的战略核武器,我们不难发现,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俄罗斯选择优先发展核武器的突防能力,并带动整个核武库质量的提升。
冷战时期,美苏在核武器上主要比拼射程和弹头数量。美国开始大规模建设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以来,俄罗斯就将提高弹头的突防能力作为下一代核武器的核心战术要求。“圆锤”导弹弹头的突防技术源自“白杨-M”导弹,而“白杨-M”导弹拥有的弹头机动变轨能力处于领先地位,弹头机动变轨技术,能够比较有效地躲避末端拦截。“圆锤”导弹的主要竞争对手,“三叉戟”II D5导弹主要依靠诱饵弹头技术进行突防,“圆锤”能够携带6-8个分导式弹头,如果按照一半一半的比例安装诱饵弹头,再结合弹道机动变轨技术,美国的反导系统拦截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圆锤”导弹渐入佳境标志着俄罗斯战略武器库的高质量更新接近完成。“北风之神”+“圆锤”被俄罗斯海军被寄予了厚望。“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最先进的消声技术和泵射推进技术,整体噪声水平非常低,与前辈台风级和德尔塔IV,“北风之神”级能够更容易摆脱北约反潜兵力的追踪,抵达发射阵地,利用“圆锤”导弹的突防能力,形成对西方的有效威慑。
“德尔塔”系列潜艇目前仍是俄罗斯海基核力量的主力之一。
“圆锤”导弹是俄罗斯战略核威慑力量的最新拼图。4枚“圆锤”齐射不只是对导弹可靠性的验证,也是对西方的示威。其震撼程度远非口头抗议能比拟。每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能够携带16枚“圆锤”导弹,如果按照3+3(真实加诱饵)弹头的部署方式,一艘“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就能够有效地摧毁美国本土的大部分重要价值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两年,俄罗斯一直在高调展示其核力量:包括曝光“白杨-M”导弹”的多弹头版本RS-24“亚尔斯”导弹;新一代重型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RS-28“萨尔玛特”。“萨尔玛特”导弹将接替曾经让西方“胆寒”的SS-18(撒旦),成为俄罗斯核武库中的“老大哥”。而在海基弹道导弹方面,尚在服役的“德尔塔IV”型潜艇陆续换装了以RS-29RM“轻舟”导弹为基础改进的“蓝天”(R-29RMU)和“渡轮”(R-29RMU2)弹道导弹。俄罗斯核武库已经走出了最低谷,不仅实现了更新换代,而且完成了完全由俄罗斯境内研发、生产和总装弹道导弹。
“蓝天”(R-29RMU)导弹。
冷战末期,苏联拥有以“台风”级和“德尔塔III”和“德尔塔IV”为核心的庞大的水下战略核力量,冷战结束后,核战争风险近乎消除,维持一支庞大的战略核力量不具备很高的费效比。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我们发现俄罗斯在积极组建一支精干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即强调战略导弹的突防能力,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通过控制核武器的数量来提高核武器的质量。按照目前的计划,俄罗斯准备打造16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数量仍然位居世界第二,虽然远小于苏联时期62艘的峰值规模,但也能满足俄罗斯当下的战略需求。
新闻推荐
新华社莫斯科1月31日电(记者马晓成)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30日说,升级后的图-160M战略轰炸机将于2021年开始列装俄罗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