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捷尔纳克诗歌《二月一碰墨水就哭泣》赏析
帕斯捷尔纳克(1890年-1960年),全名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原苏联作家、诗人,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作品有诗集《云雾中的双子座星》、《生活是我的姐妹》、《在街垒之上》、《主题与变调》、《施密特中尉》、《1905年》、《在早班车上》等。散文《柳威尔斯的童年》、《空中路》、《日瓦戈医生》及译著《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等。
作者: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
二月。一碰墨水就哭泣!哽噎着抒写二月的诗篇,恰逢到处轰隆响的稀泥,涌动着一个黑色的春天。
掏六十戈比雇一辆马车,
穿越祈祷前的钟声和车轮声,
朝下着大雨的地方驰去,
雨声比墨水的哭泣更闹腾。
这里成千上万只白嘴鸭,
像一个个晒焦的秋梨,
从枝头骤然掉进了水洼,
把枯愁抛进我的眼底。
愁眼中融雪处黑糊糊呈现,风被鸦噪得愁纹重重,当你哽噎着抒写诗篇,越在意想外,越在情理中。
这是帕斯捷尔纳克早期抒情诗的代表作,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诗人在现代抒情诗创作上的成就,而他在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就有人因他在现代诗创作和诗歌翻译方面的卓越贡献而为他向诺贝尔奖提过名。
诗采用了俄罗斯诗歌中常见的环形结构,第一诗节的“二月。一碰墨水就哭泣!/哽噎着抒写二月的诗篇”和第四诗节的“当你哽噎着抒写诗篇,/越在意想外,越在情理中”,在结构和诗情上紧相呼应,给读者展示出诗人在灵感知觉支配下形象思维的运行脉络。
说到这里,必须参照一下帕斯捷尔纳克本人的诗学理念。他在认同视真实为艺术的灵魂的传统的同时刻意强调艺术的真实有别于生活的真实,他把本真的生活称为“第一现实”,而把通过隐喻等修辞手段变了形的生活称为“第二现实”。认为“第二现实”不但没有脱离“第一现实”,而且比它更真实,更有灵性,更富于创造性,更能涌现奇迹。再回到这首诗来,诗中比较朦胧的一些意象其实都不过是诗人用隐喻使“第一现实”变形后的“第二现实”:“墨水的哭泣”是诗人(蘸取墨水动笔者)心灵的哭泣的变形,“黑色的春天”是正在孕育着春天但迟迟不告退的残冬的借代,二月里墨水哭泣后诗人所渴望的大雨是他想宣泄二月所引起的感伤的心态的物化,二月里“到处轰隆响的稀泥”是诗人因厌冬盼春心切而把起点当顶峰的幻觉,“这里成千上万只白嘴鸭,/像一个个晒焦的秋梨,/从枝头骤然掉进了水洼……”是捕捉到死寂的冬末初春背景上活力和动感的油画效应,“穿越祈祷前的钟声和车轮声,/朝下着大雨的地方驰去”,是对速度赞美的极致,和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类意象都展示了有悖于生活的真实的艺术的真实,正如诗人在本诗中所说,“越在意想外,越在情理中”。
帕斯捷尔纳克在本诗和其他抒情诗中所表现出的另一个艺术特色,是善于捕捉“瞬间感受”。他继承古典抒情诗中情与景平衡和呼应的美学传统,从不无病呻吟。本诗抒写二月的表现手法对二十世纪初来说还相当前卫,但每行诗仍都是有感而发的,只是抒发的方式由直接反映变成间接折射。诗的时空背景是俄罗斯这个北国的二月,对不少俄罗斯人称,二月是他们一年中最难挨的日子,是最容易引起感伤的时节。
本诗看似主要是歌颂春与冬搏斗过程中大自然的活力的,其实这只是本诗的第二旋律,主旋律是用黑色这一色彩象征所传达的郁闷、躁动而奋进的心态,黑色把它和涌动中的春融成一体,以致主客观难分,但仔细解读,仍可辨出主观世界是实录,客观世界则受制于主观世界,可实可虚,但全诗的情调是统一的:悲中有喜的悲情。最后一个诗节前两行“愁眼中融雪处黑糊糊呈现,/风被鸦噪得愁纹重重”,是与第一诗节的“哭泣”的悲情相呼应的哀景,但悲情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诗情发展后的递进,由无奈的哭泣,变成眼望黑糊糊的融雪处时变得旷达些了的淡淡哀愁。为什么有这种心田波澜的历程,诗人只让读者通过最后两行诗自己去破解其中奥秘:哽噎时写诗就会“越在意想外,越在情理中”,用散文的语言来诠释,这就是说:诗人不是在论证事理(冬为什么漫无尽头,春为什么姗姗来迟),而是在顺应自然,通过对压在心头的感情的释放而让情理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从艺术层面看,本诗充分发挥了俄罗斯白银时代多种诗歌流派多元互补的艺术魅力,艺术上像海绵吸水似的广采博收的帕斯捷尔纳克使未来派的动感、生命感和象征派的音乐精神,阿克梅派视觉质感、日常生活画面感和象征派的多层面意蕴性,传统诗语言的刻板内涵和现代思维下意象的灵动的时空转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本诗的美在读者的解读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
□顾蕴璞
新闻推荐
普京介入退休年龄改革方案 提议女性60岁退休,养育孩子越多应越早退休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8月29日介入受俄罗斯民众抵制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提出多项建议,包括修改女性退休年龄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