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述传奇人物,如何避免歌功颂德?

成都商报 2021-04-25 00:44 大字

《贝克德意志史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始创于1763年的C·H·贝克出版社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专业出版古代史研究、文学研究、历史、法律和文学著作。《贝克德意志史I》是该出版社长盛不衰的经典出版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期引入的《贝克德意志史I》,同样以口袋本的形式呈现。它选取了德意志历史上最伟大的七个人物为之立传,他们是“欧洲之父”卡尔大帝,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与约翰·加尔文;军事天才腓特烈大王,铁血宰相俾斯麦;二战后奠定西德未来的康拉德·阿登纳,还有“华沙之跪”的维利·勃兰特。

七个人的人生,不仅仅是个体的惊心动魄,还串联成一部德国史。面对这种传奇人物,写史者该如何避免一味歌功颂德?《贝克德意志史I》的《卡尔大帝》一文中,提到了中世纪著作《卡尔大帝传》的作者艾因哈德,他在卡尔大帝去世大约十年后完成著作。

“中世纪时期,君主的观察者通常会把君主描绘成符合基督教美德标准的模范式人物,君主的个人特征则显得无足轻重。艾因哈德却不强调基督教的美德,而是较为看重普世的、稳固不变的特征:卡尔‘在智慧和心灵方面超过了所有同时代的统治者’。”

这种写史的风格,本身就是逻辑思辨的结果。

到了腓特烈二世的时代,普鲁士不但在战争中高歌猛进,也迎来了启蒙的开明时代。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堪称“德国的建筑师”,是德国统一的第一推动者。虽然他是典型的保守派,但仍然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体系。书中强调他的“铁血”,但这种铁血绝不等于在军事上的穷兵黩武。战争对其而言只是政治工具,所以他始终对武力保持着足够理智。

我最欣赏的德国历史人物,当属康拉德·阿登纳。这位经历过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第三帝国和联邦德国四个重大历史时期的联邦德国首任总理,在政治上让德国从二战战败国到重新获得主权,进而融入西方世界,在经济上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创造“经济奇迹”。直至今日,德国仍在“阿登纳时代”的遗泽下前行。

德国人从不吝惜对阿登纳的赞赏。在德国最伟大人物评选中,他超越卡尔大帝、俾斯麦、马丁·路德、腓特烈大王和歌德等璀璨名字,排在第一。但即使如此,德国人仍然不会为尊者讳,在通识读本中,作者一次次描述阿登纳的无力感。即使是最伟大的政治家,在大时代面前仍是渺小的。

所幸的是,几十年后,阿登纳梦想成真。他所做的一切不但改变了德国,也改变了世界。这很容易让我想起某部电影里的台词——当被问及抗争努力是否有用时,神父答道:“有没有用今天是看不到的,也许到我死那天也看不到”,但无论是政治还是个体权利,都非一朝一夕。(文/叶克飞)

新闻推荐

联盟党、绿党敲定总理候选人 疫情下大选多变数

【编者按】本文是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及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与澎湃新闻国际部合作推出的“同观·德国”专栏的第53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