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的感动
□白龙刚
宅在家里的那些日子,突然把生活秩序打乱了,说不清地不适应。自觉应当自足——若非病毒来袭,哪得这一份不用奔波的清闲;却又心慌,坐吃山空难免又为明天的柴米油盐犯难。百无聊赖中翻开桌上两本书——《一花一世界》与《当时只道是寻常》,由钱文忠先生整理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的回忆散文。
作为语言学家,季老的文章里丝毫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炫耀才华的卖弄。读这些文章,不会有吃力费脑的疲劳感。朴素的语言,简明寻常的文字,像淙淙山溪一般在纸张上舒缓流淌,读之仿佛听对面一位古稀老人平静地与我们聊家长里短。
朴素的章句也倾注了季老最真挚的情感。可以读出季老对故居的眷恋,对离开故居的无奈和痛苦;离开故居后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思念及后来未能陪伴,直到母亲离世才回到故居时那种痛不欲生的愧疚。最有价值的孝道也许就是陪伴。若等亲人不在了,多少泪水和物质也难以填补心灵上的空块。当然季老的童年、少年、青年都处于我们国家动荡不安的时代,迫使人四海漂荡去求生,实属无奈。
在这两本书中季老诸多的回忆是徘徊在那个时代。穷苦、饥饿、孤独,几乎贯穿了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然而在季老的字里行间却读不出他主观上的哀怨和苦诉。相反的,倒是让我领略到他心灵深处的善良和感恩。故乡慈爱的四奶奶、住在荒墓里瞎眼的老人、几只红眼晴的白兔,给他阴郁的童年增添了一些温暖;德国女房东细致的关照,让他在异国他乡体会到母亲般的关怀;回国后与之共事的老师(曾是他的老师)在学术及人生迷茫上的解疑答惑……这些寻常的人、寻常的事像当年暗夜的点点星火,在后来的记忆里变成了盛开在心田的斑斓花朵,扮靓了曾经的旅途,同时又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他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却是圆满的,他始终没有因为自己卓越的成就和社会地位的提升而舍却发妻。
在这两本书里,找不到批判、指责,更没有恶语中伤的词句。读这两本书,只像聆听一位沧桑老人轻声细语娓娓而谈,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
新闻推荐
一个喷嚏气流的威力,令疫情期间的我们戴上了口罩。其实,宇宙中的黑洞并非只会吞噬物质,也会“打喷嚏”,而且喷出的东西接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