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史
□谢锐勤
电影《卡萨布兰卡》中有句台词“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想起自己的读书史,亦是如此。
上小学时,家中没藏书,小镇唯一的书店亦无多少课外书,身边也没读书人指点,能了解到的课外书就是老师讲课时说的四大名著和鲁迅作品。于是,从四年级开始,零花钱每凑够一本名著的费用就去买,然后在暑寒假翻来覆去的读。也不管是否读懂,反正读完了。
上初中时,县里捐赠学校一间图书室,我如获至宝。与管理员相熟,借来《古文观止》《中国现代经典散文》等书,囫囵吞枣读完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感和新鲜感念念不忘。
上高中时,课后最常去的地方是校门口的博雅书店和盗版书地摊。3年时间里,读了《安娜·卡列尼娜》《莎士比亚文集》《骆驼祥子》《沈从文选集》等大量中外名著,甚至高考结束后也没有马上回家,而是继续在宿舍读书一晚。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现在想来,这12年的经典阅读,成为我最早打开自己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歪打正着走了一条读书的正道。
上大学后,着手有计划有目的看书,大约以每周一本的速度推进。读得最多的是法律作品,而且很早就从西方经典过渡到国情分析,深受苏力的《送法下乡》《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等书影响,开始重视将书中理论与现实世界相结合。
往后大体按历史、政治、社会、经济等类型通读一遍社会科学的经典,并逐步接触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作品,深受《胡适还是鲁迅》《忏悔还是不忏悔》《往事并不如烟》《中国农民调查》和《同舟共进》杂志等影响,与之前阅读的“高、大、全”视角差别很大。在其影响下,逐渐学会独立思考社会问题,不再人云亦云。
参加工作后仍在延续大学期间既专又杂的读书风格,只不过更偏重与业务相关的法律书,一直到2010年。
2010年,偶然接触到灵修类书籍,便深深觉得是知识空白。因此,从《幸福的方法》到《重新认识你自己》,从《谋生之道》到《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本本读下来,变得更加关注内心,注重认知自我。
2014年离开法院到经管单位后,法律著作阅读量明显下降,经管作品有所增加,散文、诗词、随笔等大量增加,尤其是旅行书,几乎是边看书边写游记,这是最喜欢也是写作最多的领域。“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一边谋生,一边悦己。
每年读的书都有做成阅读目录,反观小学至今的读书史,也有一定规律。大学以前是增加知识,提高成绩,简单而纯粹。一个纯朴的乡下孩子,从未走出潮汕平原,阅读中外名著就好比打开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令人无限憧憬,以至于日后我无数次上路远行,将旅行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大学期间读书是学习技能,认识社会,读书成为一种生存方式。一边锲而不舍地打造专业基础,一边不遗余力地了解真实世态,进而找准社会定位,提高生存能力。这是一个下笨功夫却很扎实的阶段,也是毕业后能在《南方都市报》开设时评专栏的原因。
参加工作到2010年是提升专业水平,培养良好习惯的阶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边工作,一边读书,阅读成为提升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工作又成为验证读书效果的不二选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身体的一部分。继而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由于当时调解工作深受《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影响,有感而发写成论文,于2008年获得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一等奖,水到渠成,此后年年获奖。
2010年至今,读书就是读书,在趣味中读书,在读书中修行,读书成为一种生命方式。启动灵修书阅读后,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既思量工作的初心,也思考人生的意义,探索“幸福的方法”。2014年后的旅行书集中阅读,践行悦己的方式,寻求合适的人生节奏,摆脱浮躁与焦虑,努力遇见更美好的自己。“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在这个更为超脱且空灵的读书世界里,没有那么多功利,没有那么多宏大叙事,更多是找到自己,实现自我。这是一种生命自我成长的方式,也是2017年至今能不间断发表250篇以上散文和游记的动力。
德国诗人黑塞说:“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从学习知识到生存方式,从生活方式到生命方式,我的充满“感性的理性”的读书史,似乎就是这样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
新闻推荐
□段代洪看德国摄影师卡斯滕的纪事图书《熟年优雅》,他分享了来自世界各地52位百岁老人的肖像。每个老人的脸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