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学者眼中的德国崛起
■刘学正
日本和德国,分居地球一东一西的两个发达国家,虽远隔重洋却有着太多的相似点。比如,两者都曾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曾因侵略战争被摧毁,也都在战后废墟中重新崛起。
一个日本学者是如何看待德国的前世今生?废墟上的德国又是缘何成为欧洲强国的呢?被誉为“日本西方史研究第一人”阿部谨也的这部专著《极简德国史》,或许可以让我们从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极简德国史》以十四个章节为节点,回顾了德意志国家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了近现代德国的荣光与挫折背后的深刻社会历史原因。尤其是对中世纪以来德意志城市、工匠制度和音乐史的研究,阿部谨也剖析得深刻独到,再现了德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脉络,敏锐地把握到了德意志人的社会和精神特质。
就对欧洲历史进程的影响力而言,除了孤悬海上的英国,欧洲大陆则非德、法莫属。法国更多地代表了古典文明,犹如一个蓄水池,在欧洲文明中扮演了“立”的角色;而德国如同一柄不安分的长剑,挑破一切,更多地扮演了“破”的角色。在政治和外交领域,有人把这种不安分称之为“德意志民主主义和世界主义之间的冲突”。德国位于东西欧的冲要地带,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在此碰撞,这也注定了德国是一个不安分的、野心勃勃的国家。从历史来看,德国无疑是欧洲最为纠结的国家:它一度成为欧洲最成功的国家,也一度成为最失败的国家。
书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无疑是阿部谨也笔下的浓厚人文主义色彩。透过历史迷雾和苦难,他一直在找寻拯救的力量。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古至今人类身上一直未曾磨灭的良知上。在他看来,正是这种良知带领欧洲穿越中世纪的暗夜,迎来了启蒙时代的曙光。
冷酷的宗教纷争,苦难的被压迫、被剥削经历,诸多因素凝于一宗,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民族的不屈及拼搏精神。而个体的苦难并未被淡化和忽视,并由此滋养出了“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这两大极富现实意义的思想学说。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阿部谨也在书中对德国人与阅读的描述,着实让我印象深刻。据介绍,18世纪中叶的德意志,读书人口约占成年人的10%,1777年提高到15%,1790年进一步提高到25%,1830年已经达到40%。随着阅读人口的增加,各地陆续成立了读书协会,总数达到了270个。在协会成员间,轮流阅读一本书,相互交流感想。读书协会的原则是自由和平等,与社会身份、等级无关,也与性别无关。对人性和优雅的追求,是读书协会的唯一目的。掩卷而思:这看似平常的场景,又是多么地难以实现呀!
对一个国家追根溯源,内容实在太过丰富,任何一个史学家都难以用一本书描述殆尽。为此,阿部谨也谦逊地指出,他写《极简德国史》,只是发现了一堆留给自己的问题。同时他希望读者也能在书中发现各自感兴趣的问题,而这正是阅读该书的意义所在。
新闻推荐
新华社柏林9月25日电(记者乔继红朱晟)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罗伯托·阿泽维多25日在柏林说,贸易战将严重威胁全球经济增长,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