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幽默话变迁

烟台日报 2018-08-24 07:51 大字

□牟进军今年85岁的母亲,12岁就没了娘,所以上学不到一年就辍学了。母亲尽管没文化,但记忆力好,什么乡间俚语、村情典故、笑话段子等,几乎是过耳不忘。缘于留心生活吧,母亲偶尔捅出个流行语、俏皮话,也常令人忍俊不禁,其幽默的谈吐,有时也印证着时代的变迁。

“这哪叫自来水”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村在河套边打了眼封闭大口井,配套建一处泵房,户户连上铁管网,每天限供一小时水,全村170多户自此告别挑井水喝的历史。目睹这可喜变化,我高兴地对母亲说:“咱农家也喝上了自来水,这下您该乐呵了吧?”母亲当即反问:“这哪叫自来水?你家水龙头底下还留着个大水缸吗?”我立马被母亲的话震蒙了———她不读书不看报,也从未出过远门,怎么对自来水的认知如此到位?

历经近30载的半自来水状态,去年村里在市区两级水利部门的扶持下,在大口井旁打了一眼185米的深井,把原来锈迹斑斑、跑冒滴漏的铁管换成了PVC材质,用智能水泵全天候供水,实现了母亲所期盼的全真自来水。同时,还上了2台净化设备,让村民共享放心水。“你们是小虎队”15年前,我给独居母亲买了台

21吋彩电。母亲除了关注地方新闻,就是找戏剧、文艺频道看热闹。自打参军起,我就和镇里两位要好的战友常聚,尤其春节间,相互拜访对方父母已约定俗成。尽管退役后,我们各奔东西,但春节聚首,宛如板上钉钉。记得5年前大年初一,他俩一块到我母亲家拜年,酒过三巡,我们都异常兴奋,为母亲祝福的话不知重复了多少遍。期间,有位战友问:“大姨,您知道我们哥仨是啥关系?”母亲笑眯着眼随口应道:“怎能不知道?小虎队!”一句“小虎队”把现场人都乐翻了,他们啧啧称赞母亲的幽默与新潮。

事后我想:80岁的母亲,对这档风靡20多年的节目记忆犹新,说明她仍有一颗未泯的童心,仍有对新科技、新文化、新生活的新追求呀!

“这车在外国是拉猪的”

母亲60多岁时,得了一种病,右胳膊几乎不能弯曲,一动就钻心疼,乡医看了几个,药吃了不少,可仍不见好转。母亲对兄妹们说:“以前,一位盲人来算命,说我就到60岁吧!这下灵验了,八成是得了骨癌。”我把消息跟好友透露后,翌日他就开着大头车接母亲去城里看医。经专家诊断,母亲病症是胳膊肘部关节骨质增生使然。

确诊后,母亲的脸也阴转晴了。闲聊时,我说:“您坐这大头车真好,客货两用,跑起路来既快又稳当。”我这话,是想让母亲领好友个情,可她竟逆袭冒出一句:“好是好,但我听说这车在外国是拉猪的。”此话一出,把我和好友噎的够戗。一是觉得母亲开玩笑不分场合、不看人面,二是惊讶一个常年闭门不出的老人怎么懂得比我们还多?

母亲这话不假。3年后的一天,我陪德国远房亲戚去逛蓬莱阁,他见安排的是五十铃大头车,当即跟翻译说:“这车在德国是拉猪的,我不坐!”最后,他执意打车去了蓬莱阁,给我弄得很难堪。

前几天,母亲如约来城里查体,这回坐的是农村妹夫开的轿车。查完体后母亲又跟我玩起了幽默:“看看才多少年工夫,这车就鸟枪换炮了,现在咱庄稼人出村也不稀得坐拖拉机、三轮车和大头车了,说不定我将来进城还能坐上飞机呢!”

听这俏皮、开心的话,看———人老心不老的母亲对美好生活之憧憬一点也不逊色于年轻人吧?!

新闻推荐

中科大研制新型催化剂实现高效电还原二氧化碳

实现高效电还原二氧化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