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准备充分才不愁

南充晚报 2018-08-15 01:08 大字

境外游, 往往人生地不熟。旅游达人、旅游公司、相关专家建议, 游客应充分准备,规避风险:落地时间、下榻酒店、自驾车辆,要妥善选择;摸清自身的健康状况,带好急用药物, 购买相关保险和服务;做足功课,对目的地的风土人情、 文化差异有所掌握,避免遇险惹祸;遇到突发情况, 应掌握必要的自救技巧,及时向导游领队、当地警方、驻外使馆等求助。

自由行 买机票注意落地时间 订酒店避免偏僻小巷

今年4月,付瑞刚刚更换了新护照———旧护照的48页,已经盖满了钢印。

在微博上, 她名叫“沙漠玫瑰”。2011年,她第一次独自去德国旅游,迄今,已去过37个国家。她表面上大大咧咧,但多年来能够胜任旅游达人、“独行侠”,靠的是她的心细如发。

“出境游,面临的情况陌生复杂。”付瑞说,“‘说走就走的旅行\’,得以量力而行、做足准备为前提。”

在机票的选择上,付瑞表示,要谨慎选择廉价航空。主要不是因为飞机有问题,而是因为航班时间往往不合适, 误点几率也较大。“得注意落地时间。 大晚上在陌生的城市落地,出机场、去市区的话,安全系数会比较低。”她建议,要选好时间点,提前一段时间看好航班,运气好还能抢到特价票。

订酒店也要谨慎。“不光要在官网、 点评网站上看酒店评价,还要查电子地图、看实景照片,确保酒店不在偏僻地区、背街小巷。”付瑞强调,要尽量避免到了当地再现找酒店。

想让自由行更自由,自驾是个好选择。付瑞说,境外自驾游,首先得买好保险,因为在国外修车非常贵。其次,要遵守当地的交规,听从交警的指示。在有的国家,遇到盘查别急着下车解释, 而应该在车里等待交警的指令。“还有,一定要租性能好、安全性高的车。”

组团游 随大流并非高枕无忧 守规矩掌握应急电话

为图省心, 很多游客乐于参加组团游。对他们来说,旅行社的靠谱与否成了决定旅行质量的关键。

某旅游公共事务部陈理楠提示游客,一要看公司资质,选择有担保的正规公司,因为没有资质的小旅行社如果出了问题, 理赔很难;二要仔细阅读合同,有疑问及时与旅行社沟通,并注意留存相关证据,做到有据可查。

组团游、随大流,并不意味着没有安全隐患、可以高枕无忧。出行前几天,某旅游度假部的出境领队任玥会给每位游客发短信、打电话,确认出行时间、宣讲安全事项、提示所需物品等。

数据显示,境外游的安全隐患中,疾病是比较大的一类。特别是感冒发烧、肠胃炎等,十分常见。“建议游客在出行前,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常见疾病,带上急用药物。”陈理楠说。

组团游,也难免遇到人生地不熟、遇事难求助的情况。任玥回想起自己在欧洲某国的带团经历:当时街上突发恐怖袭击,“我第一时间就安抚团内游客的情绪。我们告诉游客,不要轻信谣言,还是去关注权威消息来源。他们看领队和导游都很冷静,心里就没那么慌了。”

陈理楠提醒,遇到突发状况,应该向领队和导游求助,都解决不了,就及时报警,或联系中国驻当地使领馆、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热线电话(+86-10-12308)寻求协助。

保安全 了解当地风俗文化差异关注风险提示保持警惕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出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度中国出境旅游规模达到1.31亿人次, 同比增长6.9%。另据统计,2017年各类旅游活动安全事故共导致182名中国公民意外身亡。

“出境游,提前做好安全攻略很重要。” 中国旅游研究院产业所助理研究员战冬梅认为,出境游目的地往往陌生,最好在出行前做足功课, 对当地的地理天气、饮食风俗等有所掌握,并进行风险评估。

“旅途中遇到自然灾害时,得保持冷静, 针对不同灾害采取相应对策。” 战冬梅表示,出境游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技巧。比如,遭遇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打电话,最好关掉手机,并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提醒出境游客, 境外游要保持警惕,密切关注有关部门发出的提示,谨慎或暂勿前往政局动荡不稳、发生重大疫情的国家和地区。降低境外游的安全风险,购买合适的保险和服务也是很好的选择。 专家建议,出境旅游可重点关注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和紧急救援服务等。

(综合《人民日报》等)

新闻推荐

调查显示: 数字化浪潮下德国儿童仍爱阅读和户外游戏

据新华社柏林8月8日电根据德国6家媒体7日联合发布的《2018儿童-媒体研究报告》,在数字化大潮下,德国儿童没有陷入虚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