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洋玩意”到“中国造” 神东煤炭集团采煤装备的创新发展之路

榆林日报 2018-06-04 10:30 大字

本报通讯员朱萌

大柳塔煤矿是神东煤炭集团的“核心矿井”,也是全球产煤量最大的井工煤矿。该矿52301工作面,全部采用国产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乳化液泵站、槽胶带机等国内厂家的高端开发装备。这些国产设备采购费用大约5亿元,如果使用进口设备,约需增加一倍的价格,另外以52301面年产1000万吨计算的话,每年还能节省维护和大修费用近亿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00年前,神东采煤装备一直以进口装备为主。之后,结合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国内煤机行业的发展水平,神东全面启动“国产化”工作,一步一步朝高端装备及配件国产化的方向迈进。截至目前,神东采煤装备已经全面实现“中国造”。

从“受制于人”到探索启动“国产化”工作,再到全面停止进口装备、配件……神东以自身为平台,走出了一条引领煤矿大型装备向国产化发展的道路,也将中国煤机制造行业推向了世界,打造出了中国煤机制造的“世界名片”。

“洋玩意”垄断采煤设备供应

2002年,大学毕业的张启龙走进神东成为设备管理中心技术部的一名技术员,负责设备的技术配套和改造。学计算机应用的他,为了弄清楚设备的名称和具体技术参数,四处寻找不同设备的说明书,搜集汇总井下使用和维修过程中设备存在的问题,还时不时地向设备制造厂商的技术工程师请教学习。“什么时候采煤装备能实现全部‘中国造\’啊!”面对受制于人的局面,年轻的张启龙在心中发出第一声呐喊。

长期以来,由于国内装备制造业的水平与国外设备制造企业存在一定差距,神东只能选用进口设备来满足矿井的高产高效需求。特别是1993年,神东引进进口成套装备取得成功后,便确立了以进口装备引领高产高效的发展之路,神东的采煤设备主要由美国JOY、德国DBT、德国EICKHOFF等8个国外设备厂家提供。

“这些‘洋设备\’的确有它的自身优势,比如质量好、故障少,较之国内传统采煤方式,能让生产能力提高好几倍,但其价格昂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进货周期长、设备维护困难、维修费用高等诸多问题。”神东设备管理中心技术部副经理高小强深有感触。

突破制约加速“国产化”进程

对于煤炭企业来讲,核心技术的缺失即意味着市场竞争力的脆弱。2001年,神东启动了“国产化”工作,技术人员利用检修期间对拆卸下来的零部件进行测绘,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零部件到整机,循序渐进地进行,并试图做些简单加工。同时,将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生产门槛较低的配件转交给国内厂家生产。

经过不断尝试与努力,神东的科技创新能力逐渐增强,“国产化”工作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以2004年为例,公司共完成国产化项目97个,比进口设备节约资金8683万元……

与此同时,国内与神东合作的煤机厂商的制造水平、加工工艺、技术实力也得到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神东作出了全面停止进口装备、配件,全面开展高端装备及配件国产化工作的决定,并开启了高端设备全面国产化的攻关步伐。年轻的张启龙在关键时刻承担重任,成为了设备管理中心高端装备开发部的经理。

随着高端装备的生产和市场布局的展开,越来越多国产高端煤机制造企业“小伙伴”的名字出现在了神东合作伙伴的名单上。自此之后,神东矿区的外国设备不见了,以前常驻矿区的外方服务工程师也随之消失。

引领煤炭行业领域设备新标准

2017年2月28日,补连塔煤矿8米大采高工作面正式投产。在此之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是5米高的设备,要采挖更高的煤层时,只能分层多次采挖,容易造成煤炭资源浪费。随着这套8米高采挖设备的成功应用,实现了中厚以上煤层采挖的“一次到位”,回采率从原来的80%提高到现在的98.12%,每个工作面可实现增产120万吨。

“这套设备由神东自主研发,所有装备均为‘中国造\’,这在以前最多是想一想,但现在几乎成为常态,它标志着中国煤机制造行业已经走上了世界高端煤机装备制造的巅峰。”张启龙感慨地说。

近年来,神东集团一直将高端开发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推进煤矿大型装备的国产化进程,努力成为“煤炭行业名片上的徽章”。可以说,神东以自身为平台,将中国煤机制造行业推向了世界,打造出了中国煤机制造的“世界名片”。现如今,一大批国内煤矿装备制造企业均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截至2017年底,其中不少厂家已经向全球15个国家、地区出口了大量装备,中国煤机制造行业占国际市场的份额也从3%增长到25%。

新闻推荐

2017年德国房价加速上涨

据新华社柏林6月3日电德国《星期日世界报》3日援引德国大众银行及莱夫艾森银行联邦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称,2017年德国自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