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马克思、恩格斯雕像前
□田建民
在柏林原东德区,施普雷河东岸,有一个圆形的马克思、恩格斯广场,广场的正中矗立着一座雕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铜像雕塑。为什么知道是铜像,是因为来瞻仰的人都想握一握伟大的手,因摩擦裸露出黄铜的本色。来此参观的人数众多,我们到此时已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雕像中的马克思端坐而恩格斯站其左边。两位革命导师神情严肃,凝眸远望,眼神似乎永远注视着前方印有174幅描述国际工人运动史的8面高大的金属墙。上面不仅印制了全世界民族解放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照片,还有中国抗日运动的历史镜头。这些照片尽管已被历史的雨水冲淡了色彩,但依稀可见思想、精神和战争博弈的珍贵画面。再往前是两座浮雕像,表现的是人的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抽象,但还是能看出表现的是两德统一后人们对无缝融合、和谐相处的向往。雕像后面也是一座融合浮雕像,只是材质是石头而已,主题是相同的。
这尊雕塑是东德政府在1977年聘请雕塑家路德维希·恩格尔哈特雕塑,1986年竖立的。1990年两德统一后,马恩广场的前途成为广泛争议的主题。一些柏林人认为这个广场是他们反对的已清政权的遗骸,不必保留,主张移走雕像,公园更名。另一些人认为它具有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不能“遗忘历史”,搞“盲目的民粹主义”,应该保留下来。后一种观点最后占了上风。
我伫立在伟人塑像前,久久沉思。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受德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敬仰的思想家,他们对于现代社会的认识和分析,至今没有人全面超越。当代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不时提醒人们要再次请教马克思和恩格斯。据说现在一些美国人看到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时,就会怀念起马克思、恩格斯,就会想起著名的《资本论》,因为还没有其他的理论家出来解释资本的罪恶面目,这也是《资本论》仍然畅销的原因。
德国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德国人的骄傲。据德国朋友讲,当今的德国人也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而且还有专门的研究组织,力求全面地理解深刻的含义,继而自觉地完成社会的自我完善和改造,营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例如在《资本论》揭示了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理论后,他们不消灭资本家,而是从制度层面上来加以限制和调节,税收、福利、罚款等便成了最有利的手段;收入愈高,税率愈高,甚至开好车和开孬车犯事惩罚也是不一样的。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的警察,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同盟。”历史悠久,时光荏苒,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社会发展如何日新月异,《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语仍然在耳边回荡。今天以资本主义为主的德国,可以让这两位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的塑像继续站在这里,足以说明德国人的大度和远见,同时也证明了一个尊重所有精神财富和历史遗产的民族是强大的、有前途的。
施普雷河的河水依旧缓缓地流淌,卡尔·李卜克内西街像往常一样热闹,而两位伟人那恒久的眼神和姿势,在宁静之中更显得深邃伟岸和肃穆。他们无声地注视着广场的前方,仿佛思索着当今世界天翻地覆的变化。
新闻推荐
○○海代泉每次重读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总要被他笔下的老渔夫桑提阿果所感动。老渔夫冒着小船被颠覆的危险,千辛万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