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探索与争鸣 | 何云峰:为生态多样性,高等智能应放过人类

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 2017-09-03 19:30 大字

从进化的角度看人工智能的问题,我想简单地探讨这么三个观点。

第一,多种智能应该是共存共生的,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都可以看作智能进化的不同阶段。智能应该不断地进化,应该改变我们过去对智能的看法。以往,我们以为,似乎宇宙当中人类智能是终极的智能,其他的智能都没办法超越人类,这个观点可能现在要改变。换言之,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我们的智能观要发生变化。从进化角度来看的话,至少有几种智能是存在的,最早的是叫类智能,第二种就是动物智能,然后才是人类智能等。如果从进化史的角度来看,动物智能很接近于人类,甚至在某些局部的水平还超越了人类。人类创造了人工智能,目前局部性地超越了人类智能。但是,人类活动越来越深入发展以后,是不是可以有更新的智能形态超越人工智能?我相信是可以有的。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是不是人工智能就是智能的最高形态?我觉得也未必,后面还可能会有更智能的形态,也许可以叫超智能。现在人工智能要把人类智能集成起来,未来的超智能很可能把人工智能再升级成更强大的功能。可能宇宙当中智能是不断地进化的,从宇宙的规律来看的话,好像共存共生是主要的表现形式。过去我们犯了某些错误,滥杀动物导致某些动物灭种了,似乎要用高级智能去消灭低级智能,现在我们可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多种智能应该共生共存,与其从优胜劣汰的角度去践踏其他智能,不如从共生的角度去考虑智能的多样性。

第二,人工智能的出现一开始的时候主要是人类为了弥补自身进化的不足。比如说我们肉眼可见的范围有限,我们听到的东西也有一定的限度,但是人希望把这些缺陷加以克服,我们要弥补这些不足,所以从制造弥补人类进化不足的东西开始,人工智能就已经开始萌芽了。另外一个动因是,我们试图通过人类器官的集成或延伸来克服进化的局限性。这个跟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关于认识能力的研究有关,甚至跟整个近代兴起的对人类能力的怀疑主义有关。康德在研究普遍的知识何以可能的时候提出,普遍知识必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先天的,一个是后天的,两者合起来才来形成先天综合判断。这个观点引起一批动物学家的好奇,他们便去用科学的方法找康德所谓先天的东西在哪里。他们把动物进行比较,从进化角度来去寻找人类能力的发展。其中也包括,将人和动物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动物学研究,为我们发展人工智能提供了很多的借鉴。我们从动物智能身上去找更好的方法来弥补我们的器官。所以现在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慢慢超越了思维模拟的范畴。早期形态的人工智能里面好多都是思维模拟,但这个模拟一定是动物和人类同时模拟,绝不是单独的人类思维模拟。比如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机器人的功能都是模拟动物智能,而不是单单模拟人类智能。,所以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是把动物智能和人类智能两者的优势集成起来了,从而最大限度地弥补了人类器官在进化方面的缺陷。

第三,在看到人工智能的积极作用的同时除了要关注一般的负面效应外,还应该长远地关注可能的进化性后果。人工智能有多种形式,比如说有人类智能弥补型、替代型、集成型、优化型等等。这多种形式的人工智能,对弥补人类智能不足方面是有不一样的作用的。随着未来深入的发展,人工智能还会越走越远。在这个情况下,要杞人忧天地思考怎么面对进化链条上的问题。一方面大家也很担心人工智能会不会摆脱人的束缚?我认为,人类有它自身的优势,在解决问题当中不断前进。比如说到人工智能运用于战争的问题,随着战争不断地发达,今天战争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超越了原来战争的观念。今天的战争实际上追求的不光是打赢,打赢的同时还要追求己方零伤亡,且不伤害平民。过去是不择手段打赢就好了,将来的战争不是这样的,减少对人类自身的伤害,这起码在保护人类自身,为人类的尊严以及生命做最大的保护,追求表明,我们应该要自信,人类是可以解决各种问题的。不过,有另外一些东西可能更要让人担忧。那就是,人工智能大量使用会不会带来进化方面的负面后果?因为大家都使用人工智能,例如每个人都使用手机,大家变成低头一族了,会不会导致若干万年以后我们的脚变成越来越短,手越来越长?这个情况我们要意识到。当然还有其他可能的进化性负面后果出现,这都值得我们去关注,这种进化后果可能比摆脱束缚我们的那种东西还要可怕一些。

除了进化方面的可能负面后果之外,我以为人类应该要乐观地面对人工智能。比如说,现在还有一种担心劳动力的替代问题,尤其是最近机器人方面的飞速发展,已经令大家非常非常地担忧了。据媒体报道,剑桥大学已经可以制造出母体机器人,它可以制造新机器人,而且可以按照不断优胜劣汰的方法提升自己。最近,日本有人搞了一个调查,结果也令人担忧。研究人员总共调查了601种职业,想看看各种职业中哪些工作可以被机器人取代,算下来49%的人类现在从事的工作可以让给机器人去做,这个让出来以后人类就丧失了劳动的机会。我以为,对这个劳动力丧失的问题可能应该这么去看:如果是单调的,劳作性的劳动工作岗位,如果能被机器取代对人类来讲可能也是一种好事,那样的话人类可以去做其他事情。举例来讲,你要去写文献很麻烦,但现在有一个软件,我们中国都有了,文献管理软件等等,这些软件可以帮你克服文献管理方面的繁琐,这就大大提高我们的效率,也能减少文献标注的错误。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可能还是好事。

今天人工智能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高级的趋势。但是,它的方向总体来说还是局部地替代人类的一些工作。包括AlphaGo,它除了会下围棋以外不会为我倒茶。人工智能将来发展的方向是人机合一,人本身变成了机器人一样的,比如说植入生物芯片,甚至将基因芯片植入你的大脑,人机就完全不分了,那时候人不仅仅是人本身了,实际上有一部分就是人工智能,所以你和你的产物是合二为一的。像我们的手机一样,我看今天已经没有人可以离得开手机,手机已经变成你的一部分,如果你把手机给收掉,我敢肯定有60%到70%的人会和你拼命的,它就少不了。所以人类进化到现在,通过人工智能的形式把自己的器官发展出来,就会有更多的各种信息获取渠道和处理渠道,这样人类使自己更加地强大,所以我是比较有自信的,有问题可以一起来解决。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劳动的简化程度会大大提高,人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终身学习,人变成一个学习动物,不再是工作的机器,学习的观念会完全改变;人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人会更多地减轻、摆脱繁重的东西,可能完全不是我们今天的状态。

(本文首发于《探索与争鸣》杂志微信公众号:tansuoyuzhengming,何云峰在2017年8月28日由上海市社联《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和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趋势、风险与挑战”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发言题目为《人工智能的范式转换及其发展前景》,澎湃新闻得到授权使用)

新闻推荐

恶行令人无法言表!德国男护士谋害了至少86名患者

新华社电德国警方28日称,两年前获刑的杀人护士尼尔斯·赫格尔实际谋杀人数远不止两人,而是至少86人。由于案发多年,许多受害者遗体已无法尸检,赫格尔的实际谋杀人数将难以确定,该案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