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援助 历史上的第一次
对外援助是中国政府履行国际义务的重要内容,其肇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 1976年以前,我国曾向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援助,援助的内容涉及诸多项目。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对外援助的步伐仍在继续。我们选取四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第一次”,再现中国对外援助的历史细节……
征服沙漠的也门萨荷公路
1956年9月24日,中国和也门建立公使级外交关系。 1958年元旦,也门王储、政府副首相巴德尔来华访问。也方提出希望我国援建一条铁路,我方认为这个要求脱离实际,建议探讨修建公路的可能,也方表示同意。
由我国援建的萨那至荷台达的公路要经过50公里沙漠,100多公里山区,整个工程艰巨复杂,施工的自然条件十分艰苦。也门曾向西方国家请求过援助,但被拒绝。西方的专家认为,没有七八年的时间无法完工,并且预言中国人修这条路需要10年以上。然而我国负责援建的交通部专家组领导贾炽民实地踏勘后认为,这条公路3年就可以完工。
1958年11月,我国首批专家抵达也门。经过全线的测量设计,新选的路线比原来的萨荷间土路缩短了100多公里。
修好路,工期和质量二者不可偏废。萨荷公路设计的是一条六米宽的沥青路。在讨论它的施工质量时,专家们提出,我们一定要达到“世界水平的国际标准”。但国际标准是什么?当时谁也提不出具体的数据。最后,还是红军出身的老干部、专家组组长王进前说:“我不是技术人员,当然拿不出具体数据。我认为如果能达到‘多快好省’就可以说是先进标准。拿它当作‘世界水平的国际标准’,大家看行不行? ”从此,国内“多快好省”的口号也成了衡量援也公路的标准。
为了做到 “多快好省”,专家们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科学加苦干,中国的“愚公”硬是征服了红海之滨的沙漠。 1962年1月29日,萨荷公路举行了盛大的通车典礼。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非社会主义国家援建的第一个大型工程项目。李强奋
“红色中国坞”:马耳他30万吨级干船坞
1972年,由我国援建的马耳他干船坞及修船码头工程是新中国对外经济援助的首个大型水工项目。
30万吨级干船坞,当时在国际上属于巨型船坞,国内还没有实践经验,特别是干船坞建在裂隙溶洞发育的泥质石灰岩基上,坞面以上及坞室岩石爆破开挖总量达68.16万立方米。国内也有许多人对能否完成任务表示怀疑。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下称一航局)接到任务后,调集专业技术力量进行项目筹备,最终选定第三工程处(今一航局三公司)为主派遣建设队伍。
1975年,工程正式开工。在开挖坞室过程中,曾遇到3条大裂隙和串球状溶洞,日涌水量高达3.5万吨。面对施工遇到的巨大困难,西方一些国家的官员、技术人员曾断言:中国人“肯定失败”。
面对大量涌水,建设者摸索出机械、手工等多种填堵方式,成功实现止水堵漏;为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无裂缝,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混凝土骨料特点,严格执行选料、加工等技术措施;在安装970吨重的卧倒式坞门时,设计者提出了“内空外水”的浮沉安装法,未用大型起重设备,一次安装成功,确保了船坞不渗不漏。
1980年10月,马耳他30万吨级干船坞交付使用,被时任马耳他总理明托夫命名为“红色中国坞”。
2015年,时任马耳他总理穆斯卡特访华期间专程到大连访问一航局三公司,盛赞40年后 “红色中国坞”仍是马耳他全国唯一一座不漏水的船坞 (右图为技术人员测量码头滑坡倾角)。华声
阿尔及利亚的“西诺瓦”们
在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有很多人名叫“西诺瓦”,意思是“中国人”。他们是中国医疗队援助阿尔及利亚最生动的见证。1963年初,应阿尔及利亚的求助,中国派出援外医疗队。这是中国派出的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也是阿尔及利亚独立后接受的第一支外国医疗队。
中国对阿尔及利亚的医疗援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1962年,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后,外国医生大规模撤离,整个国家陷入缺医少药的困境。当时,阿尔及利亚向世界求救,呼吁各国提供医疗援助。中国政府最先做出回应,并于1963年初派出援外医疗队。
当年,这支由24人组成的医疗队跋山涉水,历时两个多月才到达阿尔及利亚的“沙漠之门”——赛义达省。队员们抵达当天,就展开了工作。中国大夫办事负责,很快就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尊敬。有的外省病人宁愿赶几百公里路,也要专门来找中国大夫看病。
39岁的曾俊珍,长眠在了阿尔及利亚的土地上。这位武汉市第二医院的眼科医生,在阿尔及利亚患上了“急性黄疸性肝萎缩”。她在遗书中写道:“妈妈、姐姐:我参加援外医疗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光荣的,不要难过。 ”
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中国医疗队迟早要走的,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要给当地人民留下一支永远也不走的医疗队。 ”中国政府一直践行这一理念,除派遣医疗队外,还与阿尔及利亚政府共同推动两国医院对口合作,帮助阿尔及利亚培养更多的优秀医生,造福更多人民。一代又一代的医疗队员奔赴阿尔及利亚,促进了阿尔及利亚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赢得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真心赞誉。胡一峰
在厄立特里亚进行扫雷援助
2002年12月31日,中国首次援外指导扫雷的14名专家圆满完成在厄立特里亚的人道主义扫雷培训任务后回到北京。这意味着中国的扫雷技术和方法进一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
2002年9月1日,中国政府组织14名专家赴厄立特里亚进行指导扫雷援助。在这里,他们要对60名厄立特里亚扫雷受训学员进行理论教学和模拟扫雷训练。
厄立特里亚位于非洲东北角,它毗邻红海,故被称为“大海之王”。由于雨季推迟,厄立特里亚白天平均气温都在40℃以上。电力供应时断时续,食物经常供应不上,饮用水要到首都阿斯马拉购买,往返道路坑坑洼洼,来回要六七个小时。最令专家组头疼的还不是环境的艰苦。由于连年战乱,厄方受训学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大部分学员只会讲提格雷尼亚语,听不懂英语。这样,一堂课要进行两次翻译,先英语后厄语。来回翻译后,有些表述变了“味”,学员们就很难听懂。还有一些学员对扫雷知识几乎是一无所知。为克服这些难题,专家组采取多种方法,组织理论教学,使厄方学员较好地掌握了扫雷知识,为实施扫雷奠定了扎实基础。
经过两个月的培训,60名学员在所学科目的考核中,都取得良好以上成绩。面对这一丰硕成果,前来验收的厄方官员竖起大拇指对专家们说:“你们的教学OK!OK! ”
示范扫雷和指导厄方学员扫雷,是专家组的一项重要任务。经过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示范作业,中国专家组圆满完成了示范扫雷任务,备受厄方赞誉。 项志明
新闻推荐
海关总署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外贸进出口开局平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