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不愁——汶川县来料加工车间助力妇女就业增收
■邵理燕伍排勇记者杨骁
“哒哒哒、哒哒哒……”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汶川县威州镇的来料加工总部车间,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缝纫机。另一边,十余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在熨烫、贴标签、查货。据悉,近段时间,工人们在赶制一批无痕内裤的订单。
“来料加工产业投资少、门槛低、技术含量也不高,但是效益不错,适合乡村妇女创业。” 汶川县来料加工车间总负责人杨梅正在车间指导工人们加工无痕内裤。
早些年,杨梅开过农家乐,种过水果,还做过羌绣合作社,将家乡的羌绣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如何才能带领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一直是杨梅最操心的事。
正在杨梅一筹莫展的时候,机会悄然而至。2018年7月,杨梅作为汶川县代表赴浙江金华考察学习,发现当地有招募来料加工项目的意向。“考察的时候,我发现来料加工产业没有太高的技术门槛,只需要手巧、勤劳就有收入,有的还能带回家做,于是我就想着将这个项目带回来,让家乡的姐妹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此后,在浙江义乌福田街道和汶川县党委政府的努力下,来料加工项目正式引入汶川,杨梅成了当地第一个做来料加工的人。经过4年的精心经营,汶川县来料加工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总产值超过350万元。
“大家帮忙抬一下,这批货需要马上运走。”工人唐娇正在库房忙碌着,把要发出去的货物一件件堆在板车上。“早上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过来上班了,下午孩子放学,我又把孩子接到车间来。”在车间里,记者发现有一个专门设置的儿童乐园供孩子们玩耍。唐娇告诉记者,她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工资,农忙时节请假回家忙农活,来料加工车间让当地妇女实现了陪读、赚钱、顾家“三不误”。
快到下班时间,唐娇在库房负责人那里领取了一大包围兜半成品。“这些都是要拿回家做的,家里还有老人,这些简单的手工活很适合老年人做。这样既能赚钱也能解闷,很受老年人欢迎。”唐娇说道。
“车间实行计件的方式,多劳多得,工作时间和地点都很弹性,工人可以接送孩子,也可以把手工活带回家去做,很受妇女欢迎。”杨梅告诉记者,妇女们收入高的一年能挣4万余元,少的也有1万余元,撑起了家庭收入的“半边天”。
来料加工具有投资小、风险低、工艺简单、分散作业等特点。近年来,汶川县高度重视来料加工产业发展,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在县人社局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县来料加工产业专题宣传讲座、培训会,让县、乡(镇)、村各级干部职工知晓和参与来料加工。利用走基层、“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户户入、入户户”等契机,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工作,在全县营造了支持来料加工产业、投入来料加工热潮、尊重来料加工从业者的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汶川县在7个镇建立了来料加工车间37个,参与工人达1500余人,其中女性占95%,人均月增收超过2200元。
新闻推荐
随着气温日渐回升,不少爱美人士开始了新一年的减肥计划。在今年的众多减肥“神器”中,一款名为“暴汗服”的运动服装频频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