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温州70后哲贵的文学原乡 从“信河街”展开的故事

华西都市报 2022-03-25 02:13 大字

小说家哲贵

《仙境》

《仙境》研讨会。

《仙境》发表于《十月》2020年第三期。

在中国当代文坛,有一些作家在短篇小说的领域里默默耕耘着,收获颇丰,哲贵就是其中一位。1973年出生的哲贵是浙江温州人,已出版小说《猛虎图》《金属心》《信河街传奇》《我对这个时代有话要说》,非虚构作品《金乡》等。曾获《十月》文学奖、郁达夫短篇小说奖、首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等。

哲贵的文学写作特色鲜明:其文学眼光主要探讨富人群体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裂变,以及他们与这个时代的微妙关系。他的写作从“信河街”以一种悠然简练的调子出发,使用一贯朴素的叙述形式,铺展开每个故事的线条和纹理,在平静的语调中展现、还原出诸多温州当代生活的日常。对于哲贵来说,其作品中的信河街,已经构成像苏童的香椿树街那样的原乡。

他的短篇小说《仙境》将视线由经济生活与曲艺领域相交汇,多条叙事线交汇、纠缠出一个探求精神理想与自我实现的故事。小说最早发表于《十月》2020年第三期,并获得了“2020收获文学榜”的短篇小说榜第二名。同名小说集随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2022年3月2日下午,《十月》杂志专门为哲贵组织了一场主题为“地方传统与当代叙事”的哲贵《仙境》研讨会。孟繁华、贺绍俊、梁鸿鹰、张莉、饶翔、岳雯、徐刚、丛治辰、季亚娅等10多位批评家参加讨论。

《仙境》可以和《金乡》互文对读

孟繁华谈到,他听过哲贵讲述,《仙境》这个小说是源于一个鼓词艺人办起企业公司,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在上海挂牌上市,成为全国很有特点的服装企业。除了经商,此人还特别注重文化建设,比如建文化博物馆,请专家编撰相关书籍。他每次出现在公共场合,眼镜一次一换,头发纹丝不乱,有人说他身上穿的都是自己设计和定制的衣服。他每次强调穿的是公司生产的牌子,再平凡不过。有人也注意过,他发言讲到忘情处会翘起兰花指,脸色绯红,连声调也变了,可仔细一听又没有变。他是成功的企业家,很多时候大家忘记他曾经是鼓词艺人,可是在儿子结婚典礼上,他突然搬出鼓词乐器上台唱了《十四娘收妖》。

在季亚娅看来,哲贵写作的独特性和意义在于,讲述了当代新的中国故事。“如果从前我们的当代文学大多是在讲述贫穷,他完成了从如何讲述贫穷到如何讲述财富的转变。《仙境》这本集子关注的是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如何安顿他们的精神主体这一命题。现代人在经济社会遭遇心灵与现实的两难。而这个故事又和地方,和温州千年的工商业传统,和温州诗书传家的千年文脉有关。《仙境》这本集子关于‘信河街’的讲述,可以和他的非虚构作品《金乡》进行互文对读。”

张莉提到,《仙境》这个作品让人看到人的复杂性,看到一个“通灵的手艺人”、一个“有暗室的人”,而忘记了这个人有钱还是没钱。贺绍俊认为,哲贵写的商人,很特别,更看重的是另一个“自我”如何追求美,如何释放自我。

体现商业文化和浙江文脉之间的关系

在丛治辰看来,《仙境》里的人物是一个商人,同时又是一个隐秘的艺术家,“这可能跟哲贵的写作史和现实经验有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这又是一个地方传统。生在温州的哲贵更能够同时感受到商业文化和浙江文脉之间的关系。所以这个作品不单单是体现了地方传统,它其实是一个当代叙事。”

哲贵本人这样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他谈到,在《仙境》之前,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对文学的理解,包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都是从外往内看,是用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的各种力量来压迫小说人物往内心走。但从《仙境》开始,自己对整个世界、对小说的理解、对人物的理解做了调整,变成从内部开始,首先从人开始,从人看历史、看社会、看文化、看经济,所以在《仙境》里面,人物是最主要的,它是摆在首位的。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出版方供图

新闻推荐

跟着书本去旅行

跟着书本去旅行■向山小学301班许一诺小记者35002指导老师朱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也曾说过“烟花三月下扬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