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员工、企业“两头苦” 育儿假怎么破解落地难

成都商报 2022-03-22 10:31 大字

切实减轻家庭压力,真正为企业纾困减负,让育儿假“请得容易、休得放心”

育儿假,你敢休吗?再有不到三个月,“三孩”政策落地一周年。回首过去一年,围绕生育的讨论从未如此热烈。应对老龄化社会危机,不少人似乎都被裹挟着进入生育焦虑。

我身边一位女同事,小孩还不满一岁。每天看她在单位和家之间两点一线奔波,时不时还要熬夜加班,相比生育前,整个人的状态都老了好几岁。总想劝她休几天育儿假,缓一缓,可话到嘴边又收回。时下,职场竞争激烈,保住饭碗成了第一要务,休假的底气谁来给呢?

据《工人日报》报道: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22个省份将产假延长到158天及以上,各地均设立5至20天不等的父母育儿假。现实中,育儿假却“听上去诱人,休起来难”。从各地实践来看,育儿假多为倡导性规定,强制性不足,执行只能靠企业自觉。

有人请假遭拒,企业以“未接到通知”为由推脱,拿“要等红头文件和实施细则”做挡箭牌;有的用人单位设置了高门槛,想放育儿假还要证明家里无人带小孩,这种“证明”的荒唐程度,不亚于证明“我爹是我爹”;还有的公司HR疯狂暗示,强行休假或关系饭碗。

在一些人眼中,企业为育儿假设置重重障碍,就是配合不积极、思想有问题,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感。一旦发现企业拒不执行育儿假,员工请假碰了“软钉子”,就该施展罚字诀,用罚款保障假期足额执行。

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育儿假在执行中有时却变成“两头苦”,一头是员工有假难休,另一头是企业有苦难言。一些地方产假、育儿假延长,放假天数很明确,但生育津贴的来源却很模糊。到头来,为员工育儿假埋单的只有老板。如果板子都打在企业身上,反而会加剧就业歧视。

政策的生命在于执行,福利的落地在于保障。面对员工生育,如果企业损失很小,甚至“有利可图”,他们自然不会对育儿假“说不”。从执行角度看,与其“一罚了之”,不如充分调动生育保险制度的活力,将生育奖励假期、陪产假、育儿假等纳入生育津贴支付范围,让企业也能享受“真金白银”的福利,才能有实力、有底气为员工兜底。

除厘清假期用人成本分摊机制,为企业化解后顾之忧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口已达2亿。国家层面上应设计有针对性的育儿福利,寻找“育儿假”的替代性政策,让福利及时覆盖这一群体。

提高生育意愿,亟需社会各方的理解和参与,功夫更在假期外。只有结合各地实际、各行业现实,从税收、补贴、托育服务等各方面发力,切实减轻家庭压力,真正为企业纾困减负,才能让育儿假“请得容易、休得放心”。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白晶晶

新闻推荐

朝阳街道 多措并举强化作风建设

河东讯今年以来,朝阳街道纪工委多举措加强全街道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建设,严纪律、抓状态、提精神,推动全街道上下作风转变,强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