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文化惠民让百姓精神生活“富”起来

潍坊日报 2022-02-18 10:15 大字

◎孙瑞荣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有没有、缺不缺”向“好不好、精不精”的方向转变,并且逐步呈现出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不仅要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更要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富”起来。这是时代发展的选择,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人民的需要,就是党和政府努力的方向。在文化惠民这出“好戏”中,政府要在提高文化惠民精准性方面多花心思、多动脑筋、多下功夫,不仅要营造出“送文化”的浓郁氛围,还要激发“种文化”的内生动力,不断推进文化惠民供给侧改革,精准地为群众提供他们最喜爱、最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让老百姓精神生活“富”起来,就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文化建设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生活?怎样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将文化送到真正有文化需求的群众身边?只有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对症下药,用高质量的文化供给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惠民,进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让老百姓精神生活“富”起来,就要努力将优秀文化送到群众身边,送到群众的心坎儿上。各种形式多样文化惠民活动的开展,特别是“三下乡”“文化进万家”及“惠民文化消费季”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很好地解决了文化的“送”与“需”,为优秀文化和群众需求的无缝对接搭建了良好平台,文化惠民也成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的重要文化载体。

让老百姓精神生活“富”起来,不仅要搭好台,还得唱好戏,让好戏常演不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必须要多方合力,必须得有投入、有硬件、有载体、有平台。无论是发展文化培训基地,还是组织广场舞、诗朗诵比赛,只有让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紧扣大众需求,切实做好与老百姓需求的有效对接,并实打实地推进,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才能真正让他们享受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进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文化滋养人心,文化赋彩生活。文化发展的重点在基层,文化工作的归宿则是群众。群众是文化惠民这出“好戏”真正的“主角”,要充分激发基层群众文化创造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调动群众的生活热情,让群众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唱主角,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如此,文化惠民和民惠文化才能相得益彰,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

新闻推荐

交行取得临港新片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经常项目试点资质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