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节日“自古以来”就要热热闹闹过
“春节”作为“农历新年”之名不到百年,但本身作为重要节日有着悠久历史。殷商时期,人们在年头岁尾会举办祭神活动,自汉武帝改用农历以后,中国历代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作为“春节”,以祭天、祭农神、祭春神、鞭春牛、祈丰年作为庆祝仪式,对来年的收成进行祈福。
按照旧习俗,从年尾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日(扫尘日)开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或正月十九止,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为“过年”;如果从预备“年货”开始计算,大约从年尾腊月十五六便进入年关大忙。
春节一过,农历十五便迎来正月第二个重要传统节日——元宵节,以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等方式,延续着春节的喜庆。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 “宵”,“元宵节”因而得名。
西汉时期,正月十五已经受到重视,但元宵节作为全国范围内正式庆祝的节日是在东汉末年之后。隋初,元宵节俗完全成熟。
热闹的节日景象在隋炀帝时期进一步升格,北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隋纪五》有记载:“大业六年正月,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丁丑,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 ”
到了唐代,元宵张灯习俗更是风靡。苏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南宋辛弃疾脍炙人口的《青玉案·元夕》也记载了当时闹元宵的盛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明代,《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上元灯彩图》等名作,描绘了皇宫、民间元宵盛会的情景。清代元宵也热闹非凡,据《清嘉录》记载,“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有跑马、雨夹雪、七五三、跳财神、下西风诸名。或三五成群,各执一器,儿童围绕以行,且行且击,满街鼎沸,俗呼走马锣鼓。 ” 张汀
新闻推荐
近日,市河东新区芝溪谷管理办聚焦环境治理、道路安全、安全生产、水利工程、土地流转等群众关注的痛点、堵点和难点,组织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