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食堂不见潲水桶,这个学校防止浪费有成效 2021年12月30日A05版文章字数:811朗读:

铜川日报 2021-12-30 07:48 大字

新华社记者 周楠

12月28日,纷纷扬扬一场大雪过后,湖南省湘阴县变得愈加寒冷。临近中午,湘阴县第二中学的食堂,各种锅碗瓢盆开始上演“交响曲”,热气腾腾的饭菜依次出锅,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下课铃一响,3200多名学生快速有序地跑进来,食堂顿时喧闹起来。

“阿姨,请给我一份红烧肉、一份白菜。”看到一只小手指向菜盘,在2号窗口负责打菜的张漫勺起勺落,很快就打好了菜。入行多年,她能够精准掌握每一勺的分量。

精准理念贯穿了这个食堂的每一个管理环节。熊建安以前负责清理食堂的餐厨垃圾,每天的工作量可不小。“过去浪费有点多,三个容量300升的潲水桶每天都能装满,我一个人拖不动,经常要找人帮忙。”他说,“现在实行精准管理,按需打饭盛菜,基本没有餐厨垃圾了,就餐区也不用再放潲水桶了。”

湘阴二中校长刘竞波介绍,从这个学期开始,学校每天安排一名行政领导、五名老师值班当陪餐员,陪餐员跟学生一起进餐,以身示范,不能有半点浪费。同时会在用餐期间来回查看,提醒孩子们注意节约粮食。“不过,我们要求老师注意提醒的方式方法,绝对不能简单粗暴。”刘竞波说。

中学时期的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期,考虑到一些孩子担心吃不饱而超量取餐,湘阴二中食堂推行了二次打餐制。学校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吴勇说:“学校跟食堂达成协议,孩子们先打好饭菜,不够的话可以免费加饭菜。”

今年9月,学校推行就餐改革,组织各班每天下午开班会讨论如何做到节约粮食。高二2307班的学生刘佳乐说:“刚开始,还是有一些同学不太在意,有剩饭剩菜。后来我们通过讨论和反思,加上我们这里是‘鱼米之乡’,祖祖辈辈都种粮食,慢慢懂得了农民伯伯的辛劳、粮食的来之不易。”

就餐改革的效果如何?吴勇对食堂的食材用量进行了监测。“跟今年9月开学之初相比,现在每天至少要节约大米200多斤。”吴勇告诉记者,“自从实施了‘光盘行动’,就餐区已经用不上潲水桶,只有一个小一点的餐余垃圾收纳箱,用来收集吃饭剩余的菜油和汤水。”

(新华社长沙12月29日电)

新闻推荐

异地互认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劳动能力鉴定服务

本报讯(记者汪潜)记者近日从市人社局相关部门获悉,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工伤鉴定服务,年近六旬的芜湖市民金先生,在身体条件不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