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抽出基层干部的“躺平”败絮

济南日报 2021-12-20 11:44 大字

黎青 作

□王鸣镝

近日,不担当不作为的“躺平式”干部成为热议话题,尤其是一些“躺平”的中年干部,甚至成为影响基层部门行政效能的群体性障碍。(12月17日半月谈微信公号)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本就人少事多任务重。然而,“躺平式”干部,不干事还“找茬”,添堵添乱的“闹剧”,污染了干事环境,更带偏了实干节奏,其危害不容小觑。

究其,“躺平式”干部不干事还“找茬”背后,有素质低的“折腾”,也有分工不合理的“加持”,更有晋升无望后的“不甘”,正向激励的“缺位”,再加之个别“裙带关系”提拔等不正之风,让“躺平式”干部心生怨气,不仅自己不努力不干事,还见不得别人努力,各种添乱,激化矛盾,制造混乱,值得警惕。

治顽疾还需下猛药。治理“躺平式”干部,贵在抓住“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既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更要练就火眼金睛,树立重实干的导向,亮剑“躺平式”干部,厚爱老实人、重用实干人,让每一个基层干部都感受到关爱,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才能真正铲除“躺平”的思想诟病。

俗话说:“有为才有位”,“躺平式”干部背后是惰政之嫌,有制度之漏,更有监管之失。要让基层干部无法“躺平”,就要建立健全人员能进能出机制,加强干部德能勤绩廉“综合体检”,强化日常考核的力度与深度,让末位淘汰制不再是“传说”。同时,让群众满意成为衡量公务员是否称职的根本标准,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无位,才能倒逼基层干部干出样子。

“躺平式”干部不是一个黑色幽默,值得每一个领导干部高度重视。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认真查摆是否存在处事不公,作风不实,让基层干部产生“躺平”的思想;是否存在分工不均,是否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滋生“躺平”土壤;是否营造了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奖优罚懒的管理机制,激活“躺平”动能,而唯有抽出“躺平”败絮,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风向标,才能真正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奋力担当使命、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新闻推荐

享年135岁中国最长寿老人去世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新疆疏勒县委宣传部了解到,12月16日,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居民阿丽米罕·色依提在喀什去世,享年135岁。阿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