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生态作笔 绘就“美丽万州”新画卷

达州晚报 2021-11-29 09:16 大字

初冬的万州,细雨生寒,叶落成诗,带着一丝清凉。行走在平湖大地,从城市到乡间,满目缤纷,青嶂叠翠,山裙水袂之间,一幅河畅、水清、景美、生态、活力的“美丽万州”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开——近年来,万州一以贯之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用绿色打底、生态作笔,始终把生态保护修复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走在前、做示范,于青山绿水间创造和谐美好。

倾力守好一江碧水

11月6日,记者来到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万州新田河油沙段。远处,层林叠翠山朦胧;脚下,河水清澈漫烟云,不时有鱼儿从水中跃出、白鹭从水面划过,伴随着纯澈的氛围,一泓碧水在山峁之间书写着诗情画意。

去年9月,新田河油沙段3000米的水生态修复工程启动,修复项目主要包括护岸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截污工程和清淤工程等,今年10月初,景观廊道、堤坝护岸、沿岸绿植等相继打造完成,新田河“天光云影、鱼跃鸟飞”的美景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以前不敢往河边走,全是毛坝子,怕摔;现在河面整洁,堤岸平整,成了大家休闲的好去处。”年逾六旬的冉振秀家住新田河边,现在每天吃过晚饭,都会和邻居们到河边去散散步。

“南浦一隅,万川毕汇,千峰竞簇,一江碧水。”万州,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长江过境流程80.4公里、库体水面达100平方公里,还有21条主要次级河流,新田河水生态修复工程只是万州开展河流水质提升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万州区以河长制为抓手,以提升全域水质为中心,深入推进“三水共治”,加快构建长江生态廊道,在长江干流突出绿化带、缓冲带、消落带、清洁江水带“四带”建设,在次级支流实施全域治理,以保护长江母亲河为核心,着力实施长江沿岸绿化建设,先后实施三峡后续植被恢复项目、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完成长江两岸第一层山脊线内幅员面积24.4万亩的绿化造林,消除了绿化的“断带”和“天窗”,成就了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景。

通过修复消落带,长江万州段消落带被划分为保留区、生态修复区和工程治理区3类、80段,工程治理区突出库岸治理与防护,结合城市品质提升,完成南北两岸库岸整治40余公里,突出工程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生态修复区推广栽植了中山杉、水桦、狗牙根、苍耳等耐淹植物,绿化库岸70公里,草本植物遍布消落带,裸露河滩已逐渐向耐淹草甸系统演变。

通过大力整治点源污染,先后建成镇乡污水处理厂82座,污水管网630余公里,日处理污水能力4.8万吨,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覆盖率达100%,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200余个,完成改厕3.91万户,实现了五桥河、龙宝河消除黑臭。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双河口、高铁片区23.4平方公里城区全部实现海绵化。

与此同时,万州以提升全域水质为中心,针对全区21条重要次级河流实施全域治理、重点治理,三级河长常态巡河、整治突出问题,21条次级河流水质稳步提升,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总体保持Ⅱ类,主要次级河流地表水环境水质达标率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镇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91%。

主动作为护两岸青山

从花红柳绿的春天到初雪覆地的冬天,从壁立沟壑的高山到满目苍翠的低山。城市,天空湛蓝、惠风和畅;乡间,物阜民丰,村落如画——近年来,万州通过提高森林覆盖率、系统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治理等措施,绿色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峡后续植被恢复等林业重点工程,以自然修复为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全区国土绿化依托退耕还林、三峡后续植被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天然林保护185.4万亩、退耕还林68.8万亩、三峡后续植被恢复23.7万亩、石漠化治理2.5万亩、长江防护林三期0.7万亩,完成营造林95.7万亩,森林蓄积970万立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5%,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达70%,生态屏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通过新一轮退耕还林,大力提升森林质量和数量,推进城市、集镇、农村“三位一体”全域绿化,推动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建”,加快实现全域“应绿尽绿”,确保森林覆盖率和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逐年增长。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项目2.65万亩,完成瀼渡河、石桥河、新田河三条流域生态修复4.6万亩。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雨后的山里,空气格外清新湿润,阳光也柔和了许多,仿佛刚出浴一般,懒洋洋地洒在地上。站在高高的山坡上,一眼望过去,漫山遍野枝繁叶碧的枇杷树,成为熊家镇蜡烛村这个小山村最亮丽的底色。

“以前只有4亩地的枇杷,这几年政府从技术和资金上扶持,面积扩大了一倍,现在每年光卖枇杷就有10多万元的收入,这满山的枇杷可称得上是真正的‘黄金果’哟。”年逾六旬的蜡烛村村民崔吉元笑着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熊家镇已在蜡烛、举安、万家等村发展麻子、贵妃、香妃等多个优质枇杷品种3000余亩,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带动20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小小的枇杷不仅绿了山头,也富了百姓,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山水筑梦,点绿成金。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

镜头延伸,与熊家镇相距仅60多公里的龙沙镇斯达登生态猪养殖场。“自动投料、感应喂水、恒温圈场、流线养殖、零污染排放,带动30多户村民增收。”看着满圈膘肥体壮的肥猪,负责人程平高兴地说。

其实,这只是万州“百万头生猪生态养殖项目”绿山富民的一个缩影,该项目可年出栏生猪100余万头,加工有机肥25万吨,滋养玫瑰香橙、柠檬、青脆李、改良红桔等百万亩经果林,实现种养业“双百亿”产值,在践行“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绿色发展理念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

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初冬的清晨,静立平湖之畔,在绿树成荫的水湄着陆。眼前,江水如碧,婉约,曼转,不骄不躁,这正是万州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在青山绿水间创造和谐美好,谱高质量发展新篇的最好见证!

本版文图由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供稿

新闻推荐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