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而教”,教之偏失
黎青 作□宋鹏伟
必要的考试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然而一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考试次数频繁,甚至按照考试名次排座位,给学生“贴标签”,造成考试功能异化、学生考试负担较重的现象。近日,太原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11月25日《太原晚报》)
随着相关政策的推出,孩子的作业负担减轻了,课外辅导培训负担也几乎全部卸下。与之相对应的是,很多家长开始担心孩子玩的时间太多会落后,希望老师能多布置些作业。这就是教育改革落地最大的难点——家长不愿减、不敢减,所以孩子身上的重担很难卸下。
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家长的出发点无可厚非,家长们心里也清楚,分数不等于能力,考试能力不能决定未来发展。然而,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不可小觑。不断地考试、排名,无不提醒着你家孩子的位次,尤其是对于排名靠后的孩子而言,更像是一次次警告和羞辱。
学习结果当然需要反馈,这是学习过程的重要一环。问题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孩子才刚开始培养学习兴趣和养成学习习惯,当分数和名次成了定义学生的主要标签,当提高分数成了学习的主要目标,既对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也容易让他们厌学。孩子各有不同,考题和分数却是看似公平的“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显然不科学。
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战胜别人,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教育偏失的结果是集体焦虑,单个家长又很难挣脱。因此,通过自上而下的制度化干预,就显得尤为必要。诚然,要想真正改变现状,还需要从评价体系上进行系统化改革,但也不能否认,全社会需要做的正是呵护孩子成长,而不是过于急功近利。因此,义务教育阶段控制考试次数和不公布分数、排名,其实是拨乱反正之举——不人为制造和强化焦虑,让学习回归本来面目,无疑是正确的方向。
新闻推荐
◇杨萌中药养生茶因其方便、易做,深得各个年龄段的养生爱好者喜欢。但是,这些用中药泡制的养生茶有着中药的功效和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