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巷议】“解压馆”不宜沦为“暴力馆”
“解压馆”这一新生事物火了。近来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集游戏、运动、拍照等娱乐于一体的解压馆悄然落地生长。渴望解压的年轻人趋之若鹜地买票进场,在里面呐喊、扔枕头、拍桌子、摔碗砸瓶,甚至还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打卡。(10月22日《北京日报》)
据报道,去解压馆消费的大多是90后、00后。有人认为,被重压倾轧的年轻人已经不易,解压馆却用他们的压力赚钱,有点冷血。实际上,这种看法并不客观,有需求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发展。年轻人的压力不管来自何处,都需要得到及时、有效排解,否则,会不同程度地损害其健康。因此,解压馆作为一门生意出现并无不妥。
问题是,做解压生意,到底该怎样打造解压馆?将解压馆打造成游乐园,设置射箭、蹦床、拳击、无敌撞撞球、爱情动感单车等,让原本慵慵懒懒的人在此挥汗如雨,当然可以;将解压馆打造成新奇体验馆,如涂鸦体验、太空体验、分娩体验、富豪体验等也可行,比如柔软的水床体验,配合着温柔的蓝光,让人如同置身于碧波荡漾的海洋,感受着水波轻柔的安抚、海浪在身下流淌,足以让人暂时卸下所有重负;将解压馆打造成“放飞自我”的尖叫屋、沙包房、枕头大战屋等也无可厚非,既可让人宣泄,破坏力又不是太大。
然而,一些解压馆设置了“锯木屋”——架设一根粗大的原木,房东涨房租了,锯它;恋爱失意了,锯它;老板拖欠工资了,锯它……也有解压馆设置“小人屋”,诱导客户把小人当作现实中的不满对象予以拳打脚踢、任意霸凌。这些解压屋其实相当于“复仇屋”,可能助长仇恨意识。解压馆也普遍开设了“暴力屋”,吸引客户摔碗、扔酒瓶、砸电脑键盘甚至主机等,这样的发泄浪费资源不说,还会助长年轻人的暴力倾向,尤其是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容易在这类场景中形成压力大就摔东西的错误认知。实际上,用合适方式宣泄内心负能量,才会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每一天。
因此,解压馆需要弃糟粕、留精华,以减少负能量,而非培育负能量。同时,去解压馆解压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专家提醒,压力在身的年轻人既要学会合理宣泄,更要学会自我调整。如果心理压力过大,还是要咨询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接受正规的心理医疗诊治。
□何勇海
新闻推荐
国考报名截止 资格审查截至明日 最热岗位在西藏 两万人争一岗
10月24日18时,2022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正式关闭报名通道。截至报名结束前夕,本次报名竞争热度较高岗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