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让盲道真正“帮盲”,需要人人自觉

南宁晚报 2021-10-16 03:51 大字

■张翼

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北京、天津、山西等地10条(段)盲道发现,每一条盲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包括盲道不连贯、有障碍物、触感圆点被磨平以及砖块损毁等。多位盲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反映盲道被占致出行难问题。(10月15日《法治日报》)

据了解,通过残疾人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及无障碍设计规范等法律规章,我国已确立起了相对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团提出了加快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议案,在升格为法律之后,依法明确盲道帮“盲”的责任主体,依法破解“盲道损害该谁管”的老大难,进一步加大强制力,彻底打通无障碍法律法规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当然,让盲道“帮盲”,不能完全靠等,需要对部门积极出动解决问题。法律升格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法律规则的落地,也需要实践探索。现实中存在的盲道缺席、盲道被占等情形,主要是由于主体不明、监管不力,市政建设、城市管理、交通治理等各部门“九龙治水”、权责不清,甚至不乏相互推诿。这是城市治理系统化、现代化要着力破解的一道紧迫考题。

让盲道“帮盲”,需要提升组织力。公允地说,残联这个残障人士的“娘家人”往往存在感不够高。视障人群在城市生活中所遭遇的困境是不是能够第一时间主动找到这个组织来倾诉和寻求帮助,可能在局部地区要打上一个问号,而一些地方基层残联,能不能够积极主动地理直气壮地以群众组织的身份出面,去争取和维护视障人群日常出行和就业等权益,可能也有待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在基层治理的日常作业程序中进行有力有效的调整和安排。

让盲道“帮盲”,需要人人都出力。“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怎样?对这个问题的设想不是盲目的浪漫与煽情,而是都市生活温度持续的必要选择。现实中,有的人存在“反正盲道闲着,我挤占一点也没关系”的心理。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盲道之“闲”,归根结底是因为盲道“险”,而这也导致更多视障人群、残障人士出门意愿低、难以融入社会。只有每一个人都怀着一颗和善包容之心,以实际行动为社区和城市环境的无障碍提供便利,守法遵规不逾矩,让那些看起来一时“闲着”实则对特殊人群有大用,彰显城市栖居温度的公共设施都好好地稳稳地在场,才能真正构建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氛围。

新闻推荐

100多位物业从业人员技能大比拼

本报讯为促进物业管理行业人员提升专业技能水平,营造爱岗敬业、争创先进的良好工作氛围,昨日,由芜湖市住建局主办,市物业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