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学校教育要做到“三个回归”
“双减”政策出台已经2个多月了,很多学校迅速行动,积极贯彻“双减”要求,但一些学校仍然存在政策宣传不及时、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落实不规范等问题。“双减”落实程度和效度如何,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强度、工作执行力度和育人理念高度。为此,学校教育需要做到“三个回归”,即学校回归育人、教师回归主业、学生回归校园。
学校回归育人
学校回归育人,就是让教育回到原点,坚持五育并举,让孩子成人;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成长规律,释放孩子天性,彰显孩子个性,让孩子身心得到解放,把快乐和童年还给孩子。
学校是把学生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重要场所。过去,一些学校过分追求分数,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作为“人”的关注和关爱,轻视了对学生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扭曲了教育的本质,让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理性,也让教育在反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远。在一些学校,面对分数决定前途命运的利害,学生学习的目的为考试,考试的目的为升学,升学的目的为将来找到好工作,其他的一切都靠边站,教育的育人功能被挤得无立足之地。
“双减”再一次把育人回归到应有的位置上,这就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让教育返璞归真、回归本真。
教师回归主业
过去,学校教师不能做、不想做和不敢做、做不到的事情,校外培训机构都可以做到。而今,“双减”政策出台,使学校教师教学主导角色得以重塑,作用再次回归。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教师的上课时间是全世界最短的,但花费较多时间的是作业批改、社团辅导、教研及其他活动等。教师承担了大量非教学任务,导致一些教师过分依赖各类教案、教学参考书等资料,离开参考资料就不会备课;过分依赖各类辅导资料、试题习题集,教师不编题,不选题,不设计试卷。“两个过分依赖”弱化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禁锢了教师专业成长。
“双减”需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聚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质量的重要契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评价机制、课堂管理上下功夫,从熟悉教材体系、知识结构、年段目标入手,根据班级学生特点设计课堂、创造课堂、创生课堂,才能把“学”和“习”、“讲”和“练”、“学知识”和“育人”完美融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双减”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需要教师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教师要把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教研的重要课题,倡导“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思维型、实践型、创新型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繁难陈旧的作业。同时,鼓励教师自主研发作业,分层布置作业,落实作业的育人功能,突出作业设计质量,让布置的作业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实践性、探究性、趣味性、创新性。
学生回归校园
“双减”能否落地见效,关键看学校如何积极作为,承担起学校教育应有的职责和功能,扛起减负增效的改革重担,将育人主阵地做大做强,吸引学生主动回归校园,让校园成为孩子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双减”将让更多学校在推进五育并举、落实素质教育上各展异彩。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重要体现在课后服务水平上。课后服务不仅仅是看住孩子,单纯解决孩子放学后无人接的问题,而是真正推动“双减”的一个有力抓手和重大举措。课后服务的质量如何,最终决定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轻状况和程度。
要创新课后服务载体,优化课后服务形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让课后服务成为困难学生补习辅导的“摇篮”,成为学有余力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的“灶台”,成为有特长爱好学生凸显个性、放飞梦想的“赛道”,成为特殊群体孩子感受关爱和阳光的“家园”。
学校要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其中加强师资配备是关键保障。一方面,要不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激励制度,充分考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弹性上下班”,也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适当减轻教师工作压力,保障教师合理休息。石红星
新闻推荐
煤电价格迎重磅改革,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 电价能跌能涨居民电价不变
12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公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部署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