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制度改革须有破有立
特约评论员高存玲
2016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历经5年,27个系列的职称改革指导意见出台,除了增设工程、经济、会计等11个系列的正高职称外,改革的最大亮点是打破条条框架,不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以实绩论英雄。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职称往往与工资、晋升和退休待遇等形成关联。在一些行业、一些领域,职称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业务指挥棒”的作用。职称评审倾向哪里,专业技术人员就会把功夫下到哪里。职称制度的巨大引领作用,凸现了其重要性和改革的紧迫性。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来,我国逐渐恢复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几十年来,职称制度对于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提升技术水平发挥过重要作用。同时也应看到,职称评审中的一些问题和导向,很大程度上成为限制人才发展和行业进步的阻力。例如,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大量深耕一线的专业人才因学历、论文等方面的限制无法获评更高级别的职称。如果医术高超的医生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被学历、论文卡住晋升的脖子,他们钻研教学和医术的积极性何以调动?
此次改革注重实绩,打破论文、学历等条框限制,对于那些深耕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有助于引领他们深耕一线,在为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
不破不立,先破后立。打破论文、学历等条框限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尽快建立科学、有效、可操作的职称评审新制度。尤其要通过严格、合理的制度设计,警惕人情、关系、面子等对职称评审过程的干扰,坚决杜绝“跑职称”和变相“买职称”。如果职称评审不唯论文唯关系,不唯学历唯面子,此次改革将得不偿失。
改革意见出台仅仅是个开始,制度落地实施并有效运行更为关键。因此,相关制度不宜一下子铺开,宜采取小步快走的方式,在探索、尝试和试点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检测漏洞、堵住漏洞。让制度设计符合现实情况,在摸索尝试中不断修正完善,才能发挥职称制度改革的真正作用,切切实实惠及8000万专业技术人员。
(作者为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新闻推荐
全国工商联25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发布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京东集团、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