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造”助力神舟十二号成功着陆
本报讯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顺利返回,状态良好。记者从位于合肥的中国电科第38研究所获悉,在返回、着陆过程中,由该所自主研制的“Ka频段中继卫星通信设备”,牢牢架起了着陆场与指挥中心沟通的桥梁,对保障现场的搜救通信工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Ka频段中继卫星通信设备”是此次返回过程中通信任务的主力担当,由于它具备的传输距离长、带宽宽、机动性强等优势,成功保证了着陆场与北京任务指控中心两地之间实时视频高清图像和多路语音信号的不间断传输,全程直播三位航天员回家之路,使得指挥中心的领导专家可以实时掌握着陆实况。同时,现场传回的高清图像,也让亿万中国观众清晰地观看到了飞船成功降落在着陆场的激动时刻。
中国电科38所研究人员介绍,这套“Ka频段中继卫星通信设备”是以飞行状态中的直升机为平台进行工作,集合先进的终端天线技术、旋翼遮蔽检测技术等一体,解决了直升机动中跟踪、旋翼旋转对信号遮挡等技术难题,保证了着陆现场音频、视频信号流畅、远距离传输。
“Ka频段中继卫星通信设备”其实已是着陆场上的老兵。早在2011年5月,它就“点亮”了神舟八号回家之路,并参与构建了我国着陆场天地一体、远程连续搜索通信系统。同时,该套卫星通信设备已经先后圆满完成嫦娥、神舟系列等多次重大的航天通信搜救保障任务,并成功指引搜救工作做到舱落人到,确保了航天员和返回舱的绝对安全,是搜救现场卫通传输速率最高的设备。
近年来,“安徽造”屡次助力我国深空探测工程。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研制的“嫦娥钢”缓冲拉杆,曾在2013年、2019年、2021年连续保障“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与“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中国科大独立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有效载荷——火星磁强计,合肥工大研发的跨流态内外环境仿真设计等产品与技术,都曾为“天问一号”的探测、巡视、着陆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司晨
新闻推荐
助力2万多亩水域由污变清 清水养出高品质鱼,实现“鱼水兼得”
正兴镇大面坡村的工作人员在捕捞清水鱼。同一口山坪塘,同样是养鱼,却结果迥异。重庆市璧山区凭借“无为而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