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升兴趣开始,助力学生成长
9月8日,李宝萍在为学生答疑解惑。受访者供图9月7日,周畅和学生们在一起讨论数学题。受访者供图
“新学期,北京将大面积、大比例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在8月25日举行的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首轮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试点为东城区和密云区,今年底还将有六区加入教师轮岗队伍。
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到“底子”相对较弱的学校教学,这不仅给轮岗教师的生活带来了变化,也对他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节来临前夕,记者采访了多位已有轮岗经验的“老教师”。
从5分钟入校到“披星戴月”上班
对于周畅而言,轮岗给自己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被拉长的上班路。周畅原本是密云区第一小学的数学老师,2019年7月,她主动到高岭学校轮岗交流,目前已连续两年带六年级。
“以前在密云一小,我从出家门到进教室不过5分钟。现在从住的地方到学校,车程至少一个小时。”周畅告诉记者,现在自己每天早上5点45分起床,6点20分赶通勤车出发,7点30分左右才能到校,“过了‘十一’以后,基本上见不到城里的太阳。”
来到新学校,乡村学生们的眼界、学识基础让周畅“心理落差很大”。“但是呢,他们特别有求知欲,好奇心也强,特别孩子气。”周畅回忆,当问孩子们暑假去哪儿玩儿的时候,有学生回答“去了城里的物美超市”,“第一次见面就让我意识到孩子们差距还是挺大的。我当时就想一定要让他们看到更多的地方。”
社会大课堂、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建党100周年……周畅抓住每一个机会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还利用晚自习播放有关水库的一系列电视节目,“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发展,看到家乡的美。”有时,周畅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某个学生家长带孩子出去玩儿,她就会主动给学生机会,让他自己讲述经历,“他们自己亲身体验的活动,肯定是最特别的。”
在高岭学校,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留守儿童,长期住校,学习习惯的养成基本上全靠老师……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跟学生“搞好关系”成了顺利开展工作的第一步。
在这件事上,周畅自有一套。课余时间,她会主动加入孩子们的队伍,一起锻炼。“我是个90后,也会打乒乓球,就教他们打。”周畅说,有的学生就会说“挺佩服老师的”“原来数学老师运动也不差嘛”。每每听到这样的评价,周畅心里就会很开心,“我觉得让孩子们先喜欢上我,才能慢慢喜欢我教的学科。”
“有一个学生毕业的时候给我写了一个小卡片,跟我说,‘周老师我以前不爱学数学,自从您教我之后,我觉得数学特别有意思,我愿意去学了。’”周畅觉得,能让更多的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才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想尽办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到这儿以后,最大的困难就是学生的基础,超出我想象地差。”英语教师李宝萍此前一直在北京汇文中学本部工作,2020年9月轮岗到汇文中学垂杨柳校区,负责初中、高中英语组的教学指导工作,同时担任高一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高一下学期调整为一个班。
进入新学校,李宝萍发现很多高一学生初中1600个基础词汇掌握很不牢靠,同时很多人没有语言学习的习惯。如何破局?李宝萍觉得,问题反映在学生身上,但解决的办法还是在课堂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李宝萍每讲述一个新词汇,就会用各种方法进行词汇的迁移,把该词汇和以往学过的知识构建关系,同时把它应用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李宝萍还利用中午午休的时间给学生“开小灶”。
“每天给几个学生多布置一篇阅读,让两三个或者三四个同学组合成阅读小组,第二天找我讲讲这篇文章的大意,哪句话是主题句?阅读答案的依据是什么?几分钟就能搞定。”李宝萍说,别小看了这几分钟,“原先是按点儿来,现在课间也有主动找我的了。当学生追着你学的时候就好办了,同时老师也为小伙伴间创造了沟通交流的机会,他们来见老师之前,经常互相争论阅读的答案。看着孩子的困惑和迷茫,作为师者,心里还是很得意的,因为他们喜欢质疑了。”
课堂上有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上来了,学习成绩也好了。李宝萍所教班级在历次校级、区级考试中,平均分均高出本校其他班级20分以上。
改变学生的同时提升自我
轮岗的日子对于周畅和李宝萍而言,是充实的,也是极具挑战的。
一毕业就进入了密云一小,五年间周畅早已熟悉了学校的一切,突然转换到乡村小学有不适应,但更多的是充实。“我原先报名轮岗的时候,就想着一个老师不能总待在一个地方。轮岗是一个特别好的经历,可以接触不同的学生,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也能让我的教育方法、教学技能都有一个不同的提升。”
在轮岗的两年时间里,周畅对农村学生和家长有了新认识,“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无论是知识还是习惯,都需要老师花费很多的时间。”
新学期,李宝萍开始了一项新的计划,根据新的要求,调整作业的数量和形式,“有些不必要的作业就不留不做,加大有效果的作业,让学生觉得有用。比如把单纯的单词背诵,改成句子听写,课文的翻译、转述等等。这些都才开始,期待有好的效果。”
李宝萍坦言,刚得知将要轮岗时,自己的确有顾虑,“一方面是觉得同事们会不会对我有看法,因为我轮岗到一个不是特别好的校区;另一方面是担心学生的基础。”但在轮岗的这一年里,李宝萍发现,学生们也在慢慢赶上来,“上课的时候发现他们开始瞪大眼睛认真听讲,眼里有光。”
我原先报名轮岗的时候,就想着一个老师不能总待在一个地方。轮岗是一个特别好的经历,可以接触不同的学生,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
——周畅,密云区高岭学校数学老师
采写/新京报记者杨菲菲
新闻推荐
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可为公众、科研人员及决策者等不同用户提供“一站式”数据公共产品位于中国科学院北京新技术基地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