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初心
◎夏海英(江油)
上世纪90年代,我毕业分配到涪江西畔一所不完全村小任教。说它不完全,是仅有从幼儿园到四年级,五个班五位老师,一人包一个班,什么课都要上。教室内除了高矮不一凹凸不平的桌椅、黑板,每节课全凭老师一支粉笔一张嘴授课。做幻灯片的技术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因为一台投影仪也没有。投影仪那样当时先进的教学仪器只有乡中心小学才有,像我们这样的不完全村小是没有配备的。唯一大型教具就是一架凹下去两个琴键的风琴,一踩踏板,两个沉陷的琴键就发出嗡嗡的声响。后来,我们实在是受不了那两个捣乱的“家伙”,校长就让人把它俩拆了。音乐课弹琴,要用到那两个键,老师就口唱补音。那排琴键,像极了老人白黄黑三色相间的豁口缺牙。用如此风琴,我们上了一节又一节音乐课。唯一值钱的是一台放国歌和广播体操磁带的收录机。
生活设施与教学设备一样简陋。伤痕累累的木床,脚断了用砖撑;卯榫脱落,稍不留心就散架。老鼠夜夜在纸板糊的顶棚上赛跑,时不时从宽大裂缝里掉下失足者。
条件清苦,但人心温暖。月工资虽不足三百,幸有当地生民,主要是学生家长提来自种菜蔬,接济捉襟见肘的生活。
中途一名代课老师辞职,剩下我们四位只得轮流顶替采用复式分层教学。后因生源减少,撤走老师、学生,学校停办。
2000年,我被调往距涪江稍远的另一座村小任教。这是一所包括学前班在内各年级都设有的完全村小。新世纪,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素质教育提到新高度。教育投入源源增加,这所村小办学条件较原校完善了不少。投影仪和幻灯片、各学科教具基本配备。形象生动的教具,助师生破解重难点,激发起学生兴趣。我们的课堂有了生机,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没有多余教室供老师们做寝室,所有老师都自寻住处。我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骑行三四公里绵江公路后拐弯,推车爬一座长陡坡,弓身翻过两山间坑坑洼洼坡间小路,还要蛇行四五里机耕小道才能到校。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翻坡驾岭,道窄路烂,实是难行。特别是那段坡路和机耕道,晴天还好,只是来回一身灰。最苦的是雨天,路面不是稀泥浆,就是个个大水凼,自行车根本无法骑行,只能推着走。往往一天下来不是鞋子扯豁了口,就是裤腿后背沾满泥浆,周身湿透。大家常摇头哀叹:晴天吃身灰,雨天浆身泥。
后来,我们买了摩托车,省了走路爬坡的辛苦。可摩托车太笨重,遇到雨天路滑或大坑凼,摔倒在地,自己倒能爬起来,可我扶不起倒地的车,就只得坐在路旁等过路人帮忙。每遇到此事,既难过又难堪。
想到了离开,就找到学习提升是唯一的捷径!
正值学历提升工程如火如荼——自考、电大、函授班办到了各片区,掀起了教师继续教育、终生学习的热潮。我和同事们一起加入这支声势浩大的进修大军,选择自考,充电、提升,为遇见更好的未来积蓄力量。
生活有苦,工作有累,却从未一成不变,喜讯正悄然来临!
2006年教师工资套改。增加了绩效工资、奖励工资,月工资翻了近四倍。工资待遇提高后,常从家长口中听到希望他们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师范类院校,做一名受人尊敬、收入不错的人民教师的话。这样的话,让人扬眉吐气,激起我更大的工作热忱:守望麦田,勠力整饬——施肥捉虫、修枝剪叶,回报给社会最美的花和最香甜的果。
蓄势逐梦,照亮初心。几年后,参加进城教师招考,梦想成真,我走出山村,成为了一名城区教师,乐居在这座留有李白足迹、诗酒飘香的魅力之城。
考调入的学校是地震后河南人民援建的新校,这所因为汇聚人间大爱的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配置先进齐全。升降桌椅、电子投影仪、电子白板、班班通网,包括照明的灯具和数量均按国家标配。音乐、书法、美术、舞蹈功能室,科学、生物、理化实验室配套完备。标准足球场,多个篮球场、羽毛球场,几十张乒乓球桌,食堂、学生公寓、淋浴室均按学生比例配设齐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每一位劫后重生的江油人无不满怀深情感谢豫州人民慷慨相助,更感恩有幸生在中国,生在这个幸福美好的时代。
如今,我常在矗立于涪江畔的新教学楼上眺望,思绪便跟着泱泱的涪水漾漾而去,来到下游当年我工作过的那两个村庄——两所村小学生早在十多年前就搬迁到镇中心学校上课,坐进了可防八级以上地震的新教学楼,还享用国家免费提供的营养午餐。学费、课本费、作业本费一应费用国家全部减免。那个涪水之滨的村庄,因地制宜,乘势而为,在多年前建成了“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集种植、科研、观光旅游一体。家家新建了洋楼,户户筑起了别墅。另一个村当年那条令人苦不堪言的陡坡道如今已被闲搁,被七八年前新建成的一条有隔离带、双向四车道的平坦水泥公路抢了风头。原先要走一个小时的路如今驱车三五分钟就走完……
思绪漫来,信口拈句:涪水泱泱,泽被沃野,放眼风物,国富民强!
新闻推荐
能在建筑工地巡检的机器狗、能让废纸变新纸的无水造纸机、能送外卖的无人配送车……走进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