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回国烈士当年经历了什么?老班长独家专访军史专家

2021-09-04 18:31 大字

少小离家,出走一生

百战沙场,马革裹尸

在阔别半个多世纪后

又一批烈士遗骸回到祖国

9月3日上午,第八批109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军地领导和各界群众到现场送别,深切缅怀。

据统计,抗美援朝战争中,19.7万余名志愿军指战员(含支前民兵民工)光荣牺牲,其中有部分烈士牺牲在三八线以南。中韩双方2014年1月就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事宜达成共识,每年由双方共同组织实施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截至2021年,共迎回安葬8批825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此次迎回和安葬的时机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这些志愿军烈士是如何牺牲的?当年他们经历了什么?

围绕这些问题,中国退役军人融媒体记者采访了中国纪实文学学会副会长、军史专家董保存和国防大学军史专家刘波。记者:第八批志愿军烈士回国的时间选在了9月初,您觉得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董保存:9月3日是抗战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选在胜利日迎回烈士遗骸,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永远记着为祖国捐躯的革命先烈。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立国之战”,打出了国威和军威。

这场战争使得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舞台牢牢地站稳了脚跟。迄今为止,这场战争留给我们的政治遗产依然起着巨大的作用。

另外,这个时机举办这样的活动也可以明确向外界宣示,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刘波:这个时间节点是有一定喻意的。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英雄,但近年来我们的年轻一代受到一些“饭圈文化”“娘炮文化”冲击,审美观和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少年强则中国强。这次迎接回来的烈士,他们的牺牲年龄很多都在十八九岁,和今年刚入校的大学生和正在就读的高中生年纪相当。而就是在这样的年纪,这些奔赴战场的年轻战士为了祖国强大,牺牲奉献,成了国家和民族的英雄。

昨天、今天的烈士迎回和安葬仪式,央视等媒体进行了全程直播,很多学校也都利用“开学第一课”进行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让年轻一代铭记这段历史,缅怀先烈,把先烈精神传承下去,这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记者:同往年一样,此次迎回和安葬活动派出了运-20大型运输机、护航战机、军乐团等,举行了盛大仪式,用最高规格迎接烈士回家,您觉得有什么深刻寓意?

刘波:“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我们隆重迎回和安葬烈士,正是“祀”与“戎”的结合。高规格的仪式让我想到一句话就是“老兵不死,精神永在。”

抗美援朝战争中,19.7万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他们的英名理应万古流芳。

我们需要通过这种国家层面的仪式,来激发全体国民对历史、对为国牺牲者的崇敬之情。董保存:习主席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我们通过这样高规格的仪式,来凝聚和提升公民对历史的认同感,传承抗美援朝战争所留给我们的精神。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会英雄辈出。我们新时代需要英雄,而抗美援朝英烈展现出的强烈爱国奉献精神,正是新时代奋斗者要树立的价值追求,这样可以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记者:据介绍,第八批移交的志愿军烈士遗骸发掘地点位于朝韩非军事区内的箭头高地以及朝韩交界的京畿道涟川、江原道铁原、华川以及洪川等地。您能结合历史分析一下可能是哪场战斗?烈士们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刘波:公布挖掘地点里提到铁原、涟川两个地方,这些烈士很有可能就是参加“铁原阻击战”牺牲的。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为扼止“联合国军”进攻,于1951年5月在朝鲜涟川、铁原地区进行阻击战。在这次防御作战中,63军顽强抗击火力悬殊的美军4个师的轮番进攻,坚守12天,共毙伤美军1.5万余人,胜利完成阻击任务。

这场战斗敌人的炮火密集程度不亚于长津湖战役,惨烈程度也堪比上甘岭战役,可以说是打得异常悲壮。“铁原阻击战”粉碎了美军快速占领铁原、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的企图。

彭德怀称赞63军指战员打岀了军威,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并深情地说:“祖国人民忘不了你们,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董保存:铁原阻击战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打得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当时志愿军63军189师奉命在正面战场组织防御。

部队在正面25公里,纵深20公里这么大的防御面上进行阻击异常艰难。189师师长蔡长元将全师官兵分成三人和五人的阻击小组,分散到宽广的阵地上就地进行阻击。

战斗中,美军每天都会以三、四个团的兵力配以强大的空中火力对189师阵地进行强攻。在防御面的每条道路上、每个山岗上,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像满天星一样散开,只要敌人出现,每个阻击小组都是以命搏击、以命阻击。

可以说,在当时战场情况下,几乎都是整组阵亡,很难派出队伍去掩埋这些烈士的遗体。记者:近年来,我们先后迎回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每次烈士回国都会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请您结合近年来国家对烈士和烈属优待情况,谈谈个人感受。

董保存:近年来,国家不断调整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优抚对象的保障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参战军人、烈属等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较过去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特别是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以来,政策法规建设快速推进,《退役军人保障法》正式实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政策制度加快制定修订,我们国家对于烈士和烈属的优抚政策正逐步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我个人的明显感受就是,我们在制定各项优待政策的时候,始终把参战军人和烈属放在突出位置,让他们能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刘波: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修订一系列政策法规,褒扬纪念制度体系稳步推进。

此外,就是将英烈保护纳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全面加强了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在全社会有力提升了烈士烈属的地位,全社会尊崇烈士、关爱烈属的氛围也日趋浓厚。

这次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回国,我们看到从烈士遗骸的发掘收敛到开展烈士遗骸DNA鉴定、建立数据库,广泛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先后有多位志愿军烈士身份得到认定,可以说是实现了新的突破,意义重大。

文章来源:中国退役军人(ID:zgtyjr)。转载需注明来自“中国退役军人”微信公众号,否则视为侵权。

作者:中国退役军人·融媒体记者 侯坤

原标题:《回国烈士当年经历了什么?老班长独家专访军史专家》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南京大屠杀相关史料安全回国记

新华社记者郭丹今年5月的一天,记者收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打来的电话,希望帮助他们把在日本收集到的侵华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