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推进“网约护士”居家服务须行业标准跟进

南宁晚报 2021-05-13 08:28 大字

■汪昌莲

2021年5月12日是第110个国际护士节。据悉,目前广东基本建立“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广东护士逐渐走出医院、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患者家庭。截至去年年底,175家试点医疗机构共提供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4.4万人次,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5月12日《南方都市报》)

在手机上就能把护士约到家里打针换药,“网约护士”上门服务模式逐渐在城市兴起。“网约护士”借助“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将分散的护士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打破了传统医疗行业壁垒,为市民尤其是老年群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在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方面,广东显然走在了全国前列。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175家试点医疗机构共提供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4.4万人次,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

据统计,全国注册护士总数已超过400万人,但护士的整体收入水平仍不尽如人意。在已离职护士中,48.8%的护士离职原因是收入低。而“网约护士”居家服务模式对于护士来说,在发挥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多收入,很多护士都愿意尝试。可以说,移动护理服务平台,为护士提供了技能变现的机会。特别是,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2.22亿老年人中,近1.5亿人患有慢性病,老年性痴呆患者至少为700多万人;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近4000万人,完全失能老年人近1000万人,预计到2050年,失能老人将达到9750万人。这也为“网约护士”居家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事实上,早在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公布了《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在摸索中完善“网约护士”居家服务模式。特别是,2020年年底,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试点城市继续推进“网约护士”居家服务模式。然而,由于政策和监管界限的模糊,社会上对此褒贬不一。

目前“网约护士”居家服务的行业标准缺乏,风险规避制度尚为空白,对护士及患者而言,均没有可靠保障。从广东、北京等地试点情况来看,“网约护士”可开展包括换药、静脉注射等在内的25项护理服务,也有人脸识别、“一键报警”等各类智能化手段保障自身安全。但与此同时,开始进入职业通道的“网约护士”也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如护士备案积极性不高、医疗废物处理方式不完善、价格体系不成熟、对患者的评估只能依靠护士经验等,存在较多安全风险。

可见,推进“网约护士”居家服务,亟须护理行业标准跟进。首先,应提高“网约护士”准入门槛,实行“网约护士”注册制,持证执业,从源头上提升“网约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同时,“网约护士”应创新和丰富一系列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把亲情和爱心融入护理服务全过程,以此提高“网约护士”居家服务的社会认同感和自身成就感。特别是,制定“网约护士”居家服务规范,强化技能培训,建立服务纠纷快速处置机制和执业风险防范机制,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与利益共赢。

新闻推荐

一季度我国就业实现良好开局 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

人民网消息“综合统计监测和相关调研情况看,今年以来,就业工作延续总体平稳态势,实现良好开局。”在近日举行的人社部新闻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