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致敬那些平凡的身影 不平凡的人生

玉林日报 2021-05-02 06:25 大字

李波(左)与同事在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厂区进行检修工作(4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李万君在车间内进行焊接作业(4月21日摄)。全国劳模李万君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34年。李万君所负责的转向架焊接是高铁列车制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从动车组到复兴号,从时速250公里到350公里再到380公里……34年间,李万君始终手握焊枪,在最平凡的焊工岗位上助力刷新“中国速度”。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高立华在加工车间作业(4月29日摄)。全国劳模高立华是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运营中心镶片组组长,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36年。高立华操作镶片机、车床、铣床、数控机床等多种机床加工的零件,是我国生产核电站大型成套空气处理机组的重要零部件。(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李艳在巡检中操纵一装置的阀门(4月20日摄)。全国劳模李艳是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加氢一车间操作工,1996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25年。李艳所在的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炼油能力为每年1000万吨,是整个石化生产系统的源头,为后续的一系列产品提供化工原材料。(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全国劳模李波,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加氢联合车间主任,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34年。李波所在车间生产的产品有航空煤油、柴油,应用于民航、车用、船用等领域,还有一些产品作为化工原材料。

伟大源自平凡,不平凡的成就总是由点点滴滴的平凡人物铸造而成。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以劳模为代表的广大工人阶级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平凡的双手创造不平凡的梦想。

东北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大量产业工人投身建设国家的伟大事业,无数劳模诞生在这片土地上。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新华社记者走近其中的一些劳模代表,用镜头记录他们平凡的工作身影、不平凡的人生。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新闻推荐

汽车坠河有人被困 一群过路人推车救人

扫码观看视频4月30日,河南商丘虞城县一辆白色汽车坠河,过路人看到后纷纷下河救人。据当时在现场的徐先生介绍,一开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