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古代的“粮食安全”

老年生活报 2021-04-26 08:16 大字

[摘要]温故

从元末大饥荒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明王朝,一度弦绷得紧。明太祖朱元璋开基建国后,除了延续宋、元王朝的“常平仓”政策外,又在全国各地广建“预备仓”,不遗余力地储备粮食。他在位晚期,明王朝就出现了 “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的盛况。甚至在放粮救灾方面,明朝官场也一度有 “红线”——官员若救灾不力,有可能会被处死;倘若灾情紧急,地方官完全可以不经请示,先行开仓放粮。

雄厚的粮食储备,也曾是明王朝亮眼的“名片”。明末时拉达、利玛窦等外国传教士,都记载过明朝“远比欧洲富裕得多”的盛景。

而取代了明朝的清朝,立国后也牢记着明王朝饥荒亡国的教训,对于粮食安全不敢放松。特别是雍正年间,经过“摊丁入亩”等一系列改革,清朝的粮食储量达到了惊人的二千八百万石。乾隆皇帝登基后,更把储粮标准提高到了四千八百万石。追求“十全文治武功”的乾隆,在粮食政策上无比务实,乾隆年间的救荒政策,不但彻底取消了官定利息,而且有严格的“各省互救”国策,千方百计杜绝饥荒。张?

新闻推荐

打造“树山三宝”,催热“乡愁”之旅

清晨8点,吴辰的微信朋友圈热闹起来,他正在“直播”为住宿客人烹制早餐,煎得金黄的鸡蛋饼仿佛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气,收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