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问题在哪里,协商就在哪里 东区推进政协委员下沉基层参与社会治理,为百姓排忧解难

攀枝花日报 2021-04-25 00:54 大字

本报讯(冉永婷 记者 王刚)“枣苑社区路灯通电、小区广场扩建、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已开始着手解决,居民天天盼着这些项目早日完工。”最近,一个由市政协委员和东区政协委员共同参加协商解决的民生问题得到群众一致肯定。随着《东区基层“有事来协商”工作规则》的通过,越来越多在东区的市区两级政协委员下沉到基层参与各类基层协商活动,为百姓排忧解难。

近年来,东区政协大力推进委员街道(镇)联络站建设,实现了全区6个街道(镇)的全覆盖,通过设立协商议事厅、委员工作室等基层活动载体,确保委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有平台。为确保委员履职全覆盖,东区将168名区政协委员和24名住区市政协委员全部划分到委员联络站,亮明身份,参加协商活动。

民之所往,协商所向。为了让下沉基层的市区两级政协委员们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难题协商议事、凝聚共识。东区政协从“谁来组织领导协商”“选择什么样的课题协商”“怎么样有效开展协商”“如何确保协商有效落地”四个方面认真思考,构建形成了“领事—找事—议事—成事”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动“小微协商”制度化建设。

在“领事”层面,形成了在东区区委和街道(镇)党组织领导下,由6个街道(镇)委员联络站站长为召集人、主席会议成员和专委会负责人为指导员、街道(镇)指定的工作人员为联络员,以委员联络站为议事场所的组织体系。

在“找事”环节,紧紧突出“党政所需、民生所盼、政协所能”的工作原则,采用党政交题、各方征题、委员荐题、政协选题等形式,由街道(镇)进行筛选、初步确定,报东区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审查,并报东区区委批准后,形成“小微协商”议题。

在“议事”过程,着重凸显“汇集众智、一事一议”的协商氛围。

在“成事”阶段,东区建立了基层协商“交、督、复”一体落实机制,推动协商从“协商了什么问题”向“解决了什么问题”转变。

今年3月以来,市区政协委员已开展3次“小微协商”活动:协商筹措资金160万元,对东区十九冶污水管网进行改造,并将生活环境打造纳入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协调解决枣子坪枣苑社区的路灯通电、小区广场扩建、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协调筹措资金120万元,解决银江镇双龙滩村900多名村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新闻推荐

“市长热线”接线员岂能是“两面人”嘴脸

■来论12345市长热线很多人都打过,也帮不少人切实解决了问题。但河南新乡的刘女士打这个热线,却受了一肚子委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