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专古发现马王堆出土餐具 证明汉代就实行“分餐制”

华西都市报 2021-04-14 02:49 大字

专古发现 彩绘云纹漆匕。

云纹漆食奁。

“君幸食”漆耳杯。马王堆利豨墓出土的云龙纹漆盘。

□项木咄

作者简介

项木咄 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硕士,知乎考古大V,致力于用通俗有趣的方式,分享考古和艺术领域中的有趣故事及其背后的专业知识。

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发掘后,比起墓主人的身份,可能大部分人更加好奇,墓中女尸究竟为什么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腐呢?

很容易想到的一点是,当时埋葬的时候,尸体是不是被进行过防腐处理?这并非空穴来风,最有名的埃及木乃伊,就是防腐处理的产物。而我国古代也有很多关于尸体不腐的记载。《晋书·愍帝记》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建兴三年)六月,盗发汉霸、杜二陵及薄太后陵,太后面如生,得金玉采帛不可胜记。时以朝廷草创,服章多阙,勑收其余,以实内府。

千年女尸不腐之谜

汉文帝刘恒生母薄太后的陵墓是在西晋建兴三年,也就是公元315年被盗的,而薄太后死于汉景帝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55年。这其中相隔了将近500年,但是被盗时,薄太后依然面容如生,尸体应该是经过了一些防腐处理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文献记载终归是流于纸面,不可尽信。对于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发掘的辛追女尸的研究,还是要依靠科学手段。

首先,研究人员对棺液进行了检测,发现pH值非常高,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与生长,但是效果微乎其微,仅仅相当于我们平时说的消炎功能,离不朽的功能还有一定距离。

后来,研究人员发现,女尸之所以能够保持不朽,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独特的墓室结构。马王堆汉墓是一个竖穴土坑墓,从坑口到坑底大约有16米深,如果算上外面的封土,就有20米深了。而棺椁放在地下20米深的墓室里,周围有厚约半米的木炭层。这些木炭大约有一万多斤,它们能够不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在木炭层的外面,就是一米多厚的白膏泥层。白膏泥黏性好,密封性极佳,可以起到隔绝作用。棺椁被这样一层层地包围,几乎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封闭空间,外面的物质极难进入,而内部就可以一直处在恒温、恒湿的状态。这是女尸能够保存下来的最为重要的前提,也是决定性的因素。

马王堆出土大量食器具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无论在哪个朝代,吃饭都是一件很普通却很重要的事情。透过饮食,甚至可以一窥当时的社会面貌和精神内核。著名的考古学家张光直就曾说过:“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但是,饮食这件事情,或许是太过于日常,在正史中反而缺少系统的论述,这就得依靠考古发掘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不仅有大量精美的食器具,从云纹漆案到彩绘漆奁,还有大量的食材实物,从各种主食到调味酱汁,甚至还有菜单这类文字资料作为佐证,可以说是对汉代饮食文化多方位的呈现。

现在我们吃饭,基本上采用的是围桌聚餐、同盘而食的形式,也就是所谓的“合餐制”。一大堆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可以方便交流感情,但也有人会觉得合餐制不卫生,一堆人共享食物,岂不是细菌也都“共享”了?于是有人倡议,采用国外的分盘而食,人各一份的“分餐制”。如果我们熟悉历史就会发现,所谓“合餐制”,出现时间并不久远,也就一千年左右。而“分餐制”也并非是外国人的专利,至少在汉代时,我们的祖先就是地道的“分餐而食”。

南北朝时期,有个大孝子叫徐孝克,有一次他陪南陈宣帝宴饮,不曾动过一下筷子,可是摆在他面前的佳肴却莫名其妙地减少了。原来徐孝克舍不得吃,而是偷偷地把食物藏在怀里,带回家孝敬母亲。宣帝知道后大为感动,下令以后筵席上的食物,凡是摆在徐孝克面前的,他都可以大大方方地带回家去。这个故事的主题虽然是在宣扬孝心,但也可以从侧面看出来,当时采用的是“分餐而食”,不然怎么能够允许徐孝克拿食物回家呢?

这分餐制的形成,其实与当时人们的起居方式有很大关系。那时还没有出现桌椅等高足家具,人们是直接坐在铺在地上的席子上的。甲骨文的“坐”字,就是一个人跪坐在一张编织的席上,非常形象。而我们现在常说的“筵席”,就是当时规定的正统坐具;“席”指的就是柔软的草,而“筵”字是竹字头,质料更加结实,用来铺地,上面陈席为座。

这样的起居方式,决定了吃饭只能在席子上进行,不可能一堆人围坐在一起共享食物。所以那时人们吃饭,首先是席地而坐,面前摆一张低低的小食案,案上放着一套食具,如果是比较重的食具,就直接放在席子外面的地上。《后汉书》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隐士梁鸿和妻子孟光非常恩爱,每次梁鸿回家,孟光为他准备好食物,然后将食案举至额前,捧到丈夫面前,以示尊重。这就是“举案齐眉”的故事。这说明当时的人们确实是把食物放在案上的,而且食案不会太大、太重,一般仅限一人使用,所以即使是妇人也能轻易举至额前。

出土餐具再现汉代饮食细节

马王堆汉墓的出土,将这些史书中的故事都具象成了实物。在墓中发现了两条竹席、四条草席以及六件匕,还发现了长条形的漆案,上有五个小漆盘,一个漆耳杯,两个漆卮,漆盘上还放着一双箸。这很可能就是当时贵族用餐的标准配备。

如果细细分析这些餐具,就会发现汉人饮食的更多细节,比如说,卮是用来盛酒的杯子,为圆筒形,边上有一个把手,跟现在的马克杯有点类似;耳杯则是用来饮酒的器皿,一般上面会写“君幸酒”三个字,代表着“请君饮酒”的意思。这两个器物配合,大致可以反映当时饮酒之风的盛行。《汉书·食货志》中提到:“百礼之会,非酒不行。”又说:“酒食之会,所以行乐也。”无论是日常宴饮还是婚丧嫁娶,都离不开酒,酒的需求量可以说非常大。

在汉代,很多名人都是好酒之徒,而且往往以此为荣。比如说东汉著名的文学家蔡邕,就曾醉卧途中,被人称为“醉龙”;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士孔融,相传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也十分爱喝酒,经常说“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也。”除了漆卮、漆耳杯这些饮酒器具之外,马王堆汉墓中还出土了许多盛酒的大型器具,比如说漆锺2件、漆钫4件等,它们的底部分别书写了“石”“四斗”等计量单位,而且器身内还尚存酒类沉渣。根据研究,仅仅这6件酒具,容量就达到了70多升,可见当时酒的需求量是多么旺盛。

箸和匕一般是作为进食餐具配合使用的。“箸”,其实就是筷子的古称。明代陆容《菽园杂记》中说,当时民间有一些避讳的风俗,尤其在苏州地区为甚,因为“箸”与“住”“滞”字音接近,而行船讳住,所以就取了反义“快”字,因为“快子”多用竹制成,最后就变成“筷子”了;“匕”可不是现在说的“匕首”,而是餐匙。马王堆出土的匕由簸箕形的斗和长柄两部分组成,全身髹漆彩绘,相当于现在用的勺子。古人进餐时,箸和匕分工明确,《礼记·曲礼上》中说:“饭黍毋以箸……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梜也就是箸,所以说,箸是用来夹菜食的,匕是用来食饭的。虽然现在吃饭时仍同时使用勺子和筷子,但它们各自承担的职责却发生了变化。勺子不像古代那样专用于食饭,而是主要用于盛汤;筷子也不仅是夹菜的专用工具,它既可以夹取食物,也用于食饭,与“饭黍毋以箸”的古训完全背道而驰了。

汉代的烹调方式也与现代不同。现在炒菜做饭,主要有炒、煎、炸等方式,但在汉代,油炒的方式并没有推行开来,人们用得最多的是将肉物菜料一锅煮的方法,这也就出现了“羹”这样的食物。《说文》中“羹”的解释是“五味和羹也”,意思是说,羹是五味调和成的肉汤。我们现在也喝羹,但在古代,羹的重要程度远远超出想象。汉代著名的经学家郑玄就称羹食为“食之主也,自诸侯以下至庶人无等”。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还创造了一个与羹有关的成语:分一杯羹。当时楚汉争霸,项羽抓住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回了一句:“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从马王堆墓出土的遣策中,可以发现羹的用途和种类非常广。所谓的“遣策”,就是当时丧葬时记录随葬物品的清单。所以但凡记录在册的,都有理由相信这些食物是当时常见的,并且是墓主人喜爱的,不然不可能成为随葬品。在遣策中,常见的羹就有夸羹、白羹、巾羹、逢羹和苦羹五大类。而这五大类,又可以细分成很多种,比如说巾羹就是指加了芹菜的肉汤,遣策中列了有狗巾羹、雁巾羹、鲫肉藕巾羹等等,可说是五花八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汉人对羹的喜爱程度。

由此可见,吃什么、怎么吃,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它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我们现在奉为传统的东西,可能在古代则是另外一番场景。

文图来源《围观考古现场》中国致公出版社

新闻推荐

仍以震荡整理为主

■情绪监测■广州万隆周二大盘指数午盘回撤偏弱,大盘反弹无力的情况下机构抱团股闪崩仍然会对整体盘面情绪有压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