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叶绍翁的春天

合肥晚报 2021-04-11 00:30 大字

童子与双鹤,是他秋游的标准配置。竹与人,云和叶,光与声,现实和倒影,于寥寥数笔中轻松点染,写实与写意交融,宛若铺开了一幅清幽古朴的山水画卷。他描写自然景象的能力,皆源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亲近,而醉翁之意不在酒,绍翁之意也不在秋色吧,“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总有一种含蓄的情怀溢出字里行间。

宋朝不缺巨星。宋词言情,宋诗说理,才子佳人各成一派代言人,共同托举起一个空前繁华的文化盛世,还有一些稍逊锋芒的创作者,在巨人的夹缝中兀自生长,他们像是一个姹紫嫣红的艺术世界里不起眼的花儿,但因为无可掩饰的才华,亦不曾被遗忘,如叶绍翁。

每当微风送暖百花齐放,你都会想起他的千古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历经岁月的沉淀而被传诵至今的《游园不值》,让名不见经传的叶绍翁留在了诗词的花园里。

与人人都爱的苏轼,或有井水饮处皆歌的柳永相比,叶绍翁实在微不足道。苏东坡与柳七的故事,一千年后还没有说完,女词人李清照与朱淑真,也成就了宋词世界里永恒的芳华,杨万里的诚斋体和范成大的田园诗,都有自我革新、观照现实的心路历程,他们的文学与人生,直至今日仍是耐人探究的厚重课题。但叶绍翁,只有以一首诗证明的才华,和依稀可辨的身影。

关于诗人生平,一句话可以“速写”:叶绍翁,字嗣宗,浦城人,著有《靖逸小集》,南宋江湖派诗人,最擅长七言绝句。

如若试图去寻找更多的信息,大约还能了解到,他幼年家道中落,过继于叶氏,曾于朝廷任职,但无意于仕途,长期隐居于西湖之滨,与葛天民等志同道合的诗人交往酬唱。

人在江湖的叶绍翁,被归入了“江湖诗派”。这是一个因《江湖集》《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等诗歌集而得名的诗歌流派。南宋后期,一些未能入仕的游士流转江湖,以献诗卖文维持生计,成为江湖谒客。当时杭州有一个名叫陈起的书商,喜欢结交文人墨客,其中有布衣,也有官宦。陈起为上述诗人刻印的诗集,总称为《江湖集》,而相关诗人就被称为江湖诗派。由于被收入《江湖集》的诗人身份各异,生活年代不一,又没有公认的诗学权威,所以江湖诗派是一个十分松散的作家群体,他们只是因为大致相似的生活背景和创作倾向而被归为同类。

江湖诗派中,以那些因功名不遂而浪迹江湖的下层文人的作品较有影响,如姜夔、戴复古、刘克庄等人,都是代表人物。没有那么多幽怨与不甘的叶绍翁,却写出了咏春的千古名篇。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咏春是诗歌屡见不鲜的题材,诗作本身的创意也脱胎于陆游的《马上作》:“平桥小陌雨初收,单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相似的场景,唐人更不可能错过,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一一列举。温庭钧《杏花》:“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吴融《途中见杏花》:“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还有《杏花》:“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李建勋《梅花寄所亲》:“云鬓自粘飘处粉,玉鞭谁指出墙枝”。

时间是最公正的评判官。历尽春去春又来,被大众选择与传诵的是叶绍翁的诗篇。大唐自是诗歌的王国,但在同题竞赛中,宋人胜出是不争的事实。

《田家三咏》也是叶绍翁七言绝句的代表作。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

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

田因水坏秧重播,家为蚕忙户紧关;

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身处江湖之远,诗人的眼中不只有春色满园,也有民生多艰。拨开田园诗意的表象,是现实的生产关系与社会矛盾。他下笔不事张扬,也没有耸人听闻,只在从容冷静中记录农家辛苦劳作的繁忙,和勉力维持生计的仓促。尤其以第三首,于看似漫不经心的笔触中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对立。

钱钟书将其与白居易“一种钱塘江畔女,着红骑马是何人”和苏轼“逢郎樵归相媚妩,不信姬姜有齐鲁”相比,认为“叶绍翁写得比白深刻,比苏醒豁”,他直言富贵人家妇女的有闲生活,农家妇女从未见过,最悲哀的是,便是听说了也不能相信。

另一首《夜书所见》也颇有一份在身世飘零中守住淡泊宁静的意境。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萧萧梧叶与江上秋风营造的是诗人的现实处境,清寒而孤寂,此时看见远处的灯火,还能联想到或许是儿童在逗弄蟋蟀,是于艰辛中葆有的一份豁达,和一种情趣。

在诗歌创作之外,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充了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这部史料笔记,分为甲、乙、丙、丁、戊五集,凡二百零九条,记载了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事迹,所记多为作者亲历或耳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隐逸在北宋,是遗世独立的洒脱。隐逸在南宋,却多了几许无可奈何的味道。

虽然被归入江湖诗派,但叶绍翁存世的诗作里,常常能看见林逋的影子,同样流落江湖,也同样未名未禄,他或多或少,是将这位北宋诗坛前辈尊为精神偶像。

不曾官运显赫,也并非文坛巨星,叶绍翁在文字记载中留下的影迹甚少,他的影像,比林逋更模糊。但在他的诗篇里,似乎能摸索到与林逋相似的经历:游历江南,隐居钱塘,淡泊名利,不为世俗羁绊。

“鹤”,作为一种可以表明个人心志的意象,出没在叶绍翁的诗里。

访隐者

不作王门梦,来敲隐者关。

童先孤鹤化,云伴一身闲。

碍笋新移路,低墙为看山。

几回松下去,锄得茯苓还。

与其趋炎附势,不如寻访隐士,对于自己的价值取向,他向来直言不讳。抖落了一身外在负荷的人,便如闲云野鹤一般闲适自在。“碍笋新移路,低墙为看山”是更进一层的精神升华,在自然的面前,自我更为渺小,而当懂得了与自然相处的哲学,便拥有了一份常人不可企及的悠然自得。

秋日游龙井

引道烦双鹤,携囊倩一童。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不雨云常湿,无霜叶自红。

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

童子与双鹤,是他秋游的标准配置。竹与人,云和叶,光与声,现实和倒影,于寥寥数笔中轻松点染,写实与写意交融,宛若铺开了一幅清幽古朴的山水画卷。他描写自然景象的能力,皆源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亲近,而醉翁之意不在酒,绍翁之意也不在秋色吧,“我来何所事,端为听松风”,总有一种含蓄的情怀溢出字里行间。

西溪

一条横木过前溪,村女齐登采叶梯。

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梢啼。

西湖秋晚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

西湖、西溪是他为自己选定的归宿。他享受着四时之景在眼前变换,并在诗中记录了似水流年中的清新乐章。那是决然不同于繁华都市的景致,没有店铺林立歌舞升平,横木,荷叶,白鸡和鸥鹭都是主角,未必有多么美,但确是真的热爱,一句“爱山不买城中地”自是人各有志的坦荡。

在诗里不问世事,但现实的生活与处境,不可能脱离大时代的影响。在南宋江湖派诗人中,叶绍翁以清新质朴的风格脱颖而出,却也止步于此。

如其著作《四朝闻见录》成为正史的补充,叶绍翁其人其诗也丰富了宋诗的层面,在被时代注定的格局里,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叶绍翁的春天,风光依然明媚。

□刘睿

新闻推荐

卖琉璃的小货郎如何成为大唐首富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李贺的《将进酒》将一个宴饮歌舞的场面描写得缤纷绚烂、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