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国内> 正文

【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制药车间的设备“医生”

安徽工人日报 2021-03-29 01:08 大字

赵春青 绘

洗手、消毒、穿白大褂……早上8时,略带寒意的晨风还未吹醒晨雾,陈圣彦已做好“全副武装”,走进贵阳济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部车间,轻车熟路地给他的“老搭档”“把脉”。

接通电源、扭开胶囊填充机开关,将参数调到30Hz、打开机器后盖、摇动盘车,让空机器转两圈。陈圣彦是公司生产部车间一线班组长,开工前检查两台填充机是他每天必做的“规定动作”。15年日复一日的练习早已让他对每一台设备了如指掌,对每一个检查步骤都烂熟于心。

“车间里的两台机器一天要承担200多万颗胶囊的生产任务,检查设备和调节参数至关重要,我只放心把机器交给他。”生产车间负责人穆敏说,“别人调不好的,陈圣彦都能调好。”

其实,陈圣彦在校时学的是药学专业,对机器操作并不熟悉。为了摸清机器性能,那段时间,他每天都第一个来到公司,检查设备、练习操作,有不懂的就请教老师傅、上网查资料,还把说明书带回家仔细研究。

在生产线上,陈圣彦需要每隔10分钟加一次空心胶囊和药粉,还要抛光和筛选破损胶囊,这些枯燥的动作他每天要坚持做8小时,工作服常常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填充机运转时产生的粉尘沾满了他的全身。

筛选破损胶囊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极考验眼力的精细活。很多同行为此伤透了脑筋,陈圣彦却只需扫一眼,便能准确地将每颗破损胶囊都挑出来。

“炼成这‘火眼金睛’有什么秘诀吗?”面对的大家的疑问,陈圣彦腼腆一笑说:“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2014年,陈圣彦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在贵州医科大学就读成人自考药学专科。整整4年里,他每天下班都要去学校学习两个小时,每次回到家都已经过了晚上10时。陈圣彦说:“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心里甜丝丝的,获取新知识的感觉真好!”

如今,不管是业务能力还是理论水平,陈圣彦在公司都是佼佼者,他先后获得“贵阳市劳动模范”“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新疆拉开棉花春播序幕

在新疆库车市,棉花春播正在进行。本报讯临近清明,中国棉花主产区新疆,棉花春播从南疆部分灌区拉开序幕。入春以...

 
相关推荐